首页> 中文学位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探究——基于S村镇银行的视角
【6h】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探究——基于S村镇银行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2 研究意义

1.2 村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 文献述评

3 S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3.1 S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2 S村镇银行发展的PEST分析

3.2.1 政治法律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1 发展定位

3.3.2 公司治理情况

3.3.3 基础设施建设

3.3.4 村镇银行资本分析

3.3.5 业务能力分析

3.3.6 营销及管理能力分析

3.3.7 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4 S村镇银行发展的SWOT战略分析

4.1 SWOT案例对比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会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2 S村镇银行的战略分析

4.2.1 SWOT矩阵分析

4.2.2 S村镇银行的战略分析

5 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5.1 S村镇银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5.2 保障措施

6 结论、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是各国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家为了更好的使处于边际的农村地区资金在金融市场中充分流动,持续加大力度对扶持农村经济的建设。特别表现在国家用各种手段致力于解决“三农”和农村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为了解决农村经济薄弱问题在农村地区设立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诞生的。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发布了关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调整放宽了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鼓励达标的其他商业银行组建并扶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彻底从根源上改变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路,发展惠普金融以化解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为增强和扩展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准入依据,是我国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一大创新。国家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是充分流通农村地区的社会资金,提升落后地区的金融生产力,形成使资金从农村来,到农村去的良性循环。村镇银行的建立标志着农村金融的市场改革已由“存量”向“增量”在转变。10年间,在中国银监会的指导和政策的支持下,村镇银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战略定位,持续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严格风险防范,坚决守住风险底线。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其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与此同时,受整个大趋势经济发展回落的影响,村镇银行的经营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期,吸储难、结算难、内控弱、人才缺是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是村镇银行发展偏离定位、发展战略不清晰、风险滞后、信用体系不健全等。未来如何保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把业务做大做强是本文探究的目的。基于此,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进行探究,对于全面的了解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当地经济特色的基础上保证可持续性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寻找政策性和商业盈利性之间的平衡点,实现村镇银行网点有效覆盖,优化配置农村金融市场,充分防范化解农村金融潜在的风险。本文基于S村镇银行的发展视角,以S银行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异同,找准定位,探索村镇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村镇银行填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空白的作用不可忽视,将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村镇银行自身能不断的改进风险防范方面的不足,在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断迭代自身,通过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来优化我国新农村经济的结构,改善我国的二元城乡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