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磁导航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初步应用
【6h】

电磁导航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初步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临床分组

3 研究方法

4 术后处理随访评估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这项研究中,旨在回顾性分析比较磁力导航远端锁定髓内钉与机械瞄准锁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来验证磁力导航技术的便利性、准确性、安全性。为近一步指导骨科医师在治疗股骨干骨折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以供参考。
  方法:2012年7月-2014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9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患者符合以下标准:年龄≥16岁且≤60岁的有髓内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中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4例、高坠伤22例、摔伤14例、挤压伤8例、其他伤6例。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16~52岁,平均38.3岁。开放骨折6例,均为GustiloⅠ度损伤;闭合骨折90例。骨折位于股骨近段34例,中段48例,下段14例。骨折按Winquist分型:Ⅰ型14例,Ⅱ型16例,Ⅲ型34例,Ⅳ型32例;按AO分型:32-A型36例,32-B型44例,32-C型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1 d,平均5d。将患者按选择的的不同髓内钉方法分为两组:A组53例,使用电磁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B组43例,使用机械瞄准锁定髓内钉治疗。相比较两种方法中远端2枚远端锁钉锁定成功时间(从髓内钉主钉完全插入并固定于髓腔内开始到透视确认第二枚远端锁定螺钉位置良好为止)、一次性锁定成功率及透视时间。术后随访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用Lysholm评分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种髓内钉治疗后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对所有96例患者,经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远端2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A组7min(5~9.5min),B组18min(9-27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锁定成功率:A组50例远端锁定成功,3例远端锁定失败,远端锁钉一次成功率达94%,B组40例远端锁定成功,13例远端锁定失败,远端锁钉一次成功率达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远端锁钉平均透视时间2秒(范围为0-10秒)B组术中透视平均时间18秒(范围为0-28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月,平均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A组为(14.5±1.5)周,B组(15.4±1.6)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窦道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电磁导航组1例出现臀部疼痛、臀中肌力量减弱,取出髓内钉后症状消失。随访期间无断钉、退钉、感染、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8个月随访患者,Lysholm评分:A组:获优44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6%。B组:获优3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0%:通过两组治疗效果优良率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方式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两种髓内钉技术在治疗股骨干骨折方面,均有效果良好的效果,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满意。而电磁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与徒手锁定髓内钉比较有以下优势:1)电磁导航系统相对于徒手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操作步骤简便,术中定位更加准确,明显提高了远端锁钉的成功率;2)在电磁导航下对交锁髓内钉的远端锁钉,可以有效减少C型臂x线下透视的时间,甚至可以做到零透视、极大减少了放射线对手术医师及患者损伤。3)在电磁导航导航系统辅助下进行远端锁钉时,明显减少术中远端锁钉定位的时间,减轻了患者软组织的破坏、减少了感染的概率,便于创面的愈合,呼应了现代骨科的微创原则。电磁导航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远端锁定系统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