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种慢性应激致卵巢早衰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干预调控研究
【6h】

一种慢性应激致卵巢早衰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干预调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制作慢性应激致卵巢早衰大鼠模型并且用木尼孜其百尕木合剂干预,探讨其性腺轴形态学变化及生殖生物学基础. 方法:采用90只性成熟Wistar雌鼠,随机选取10只设为正常组(N组),其余80只为慢性应激模型组,在湿寒环境下饲养23周,造模期间定期观察各组大鼠生物学表征以及每只大鼠发情周期的变化,通过观察生物学表征定量及定性指标确认慢性应激模型成立后,将从慢性应激模型组中成卵巢早衰者分为POF模型组(P组)、POF药物干预高剂量组(PTH组)、中剂量组(PTM组)、低剂量组(PTL组);未成卵巢早衰者分为应激模型组(S组)、应激药物干预高剂量组(STH组)、中剂量组(STM组)、低剂量组(STL组).(1)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AMH、C3、VEGF含量;采用UPLC-MS/MS检测血浆中DA、5-HT、EP等神经递质含量.(2)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性腺轴(下丘脑-垂体-卵巢)病理学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卵巢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并计算胶原纤维比例.(3)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卵巢组织中C3及CYP5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1)生物学表征观测:造模期间慢性应激组大鼠活动量明显减少,出现倦怠等情况.其体重及饮水量增加量显著低于N组大鼠,进食量、尿量及大便量增加量显著高于N组大鼠(P<0.05);药物干预期间其定性及定量指标得到改善.(2)P组、S组大鼠外周血清中AMH及VEGF含量较N组显著下降(P<0.05),C3含量较N组显著上升(P<0.05),通过不同剂量的药物干预能够使各组大鼠调节各激素含量.P组、S组大鼠血浆DA含量较N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且PTH组与STH组能够显著降低对应模型组含量(P<0.05),P组、S组5-HT、EP含量升高,但较N组无差异(P>0.05).(3)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HE染色发现P组、S组大鼠下丘脑间质出现水肿,核固缩等情况,通过不同剂量的药物干预能够改善各组大鼠原有的病理变化;垂体:P组、S组间质出现空泡样改变,出现水肿,嗜碱性细胞增多,通过不同剂量的药物干预能够使各组大鼠原有的病理性改变得到改善;卵巢:P组、S组未见明显有腔卵泡,空泡样变化多,水肿严重,间质腺增生且伴有纤维化,各药物干预组能够改善原有的病理性变化.卵巢电镜结果显示P组、S组出现细胞膜溶解,基质溶解,细胞核溶解等病理现象;通过不同剂量的药物干预能够使各组大鼠原有的病理变化得到改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组及S组大鼠卵巢胶原纤维比例上升,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TH组、PTM组及STH组能够显著降低对应模型组胶原纤维比例(P<0.05).(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3蛋白在各组卵巢中主要在颗粒层细胞以及卵泡液表达,P组、S组大鼠表达量较N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各药物干预组能够降低其表达;CYP51蛋白在各组卵巢中主要在间质以及黄体表达,P组、S组大鼠表达量较N组表达显著下降(P<0.05),各药物干预组能够降低其表达. 结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POF的发生;其性腺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以及出现的内分泌紊乱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木尼孜其百尕木合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OF病变,其药理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内分泌紊乱及对性腺轴病理学改变的修复作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