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品种、播期和年份对大豆异黄酮及皂甙含量的影响
【6h】

品种、播期和年份对大豆异黄酮及皂甙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品种、播期和年份对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影响的研究

第三章大豆总皂甙测定方法的研究

第四章品种、播期和年份对大豆籽粒皂甙含量影响的研究

第五章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豆异黄酮和皂甙是大豆中的主要次生代谢物质,二者都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功能,如防癌抗癌、防心血管病等功能,因而,其研究利用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医效及生产提取等方面,而有关生态和遗传因子对大豆异黄酮和皂甙的影响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播期和年份因素对异黄酮和皂甙含量的影响程度则更少。 本研究以20个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为基础材料,在2个年份里分9个播期种植,共收获360分大豆样品。测定了全部样品的异黄酮和皂甙含量,并对大豆皂甙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主要结果如下: 1.测定了360分大豆样品的异黄酮含量,并对结果做了二因素和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年份和大豆品种会极显著地影响大豆籽粒异黄酮的含量;此外,品种×播期、品种×年份、年份×播期、品种×年份×播期等交互因素也极显著地影响异黄酮含量。 2.比较了品种、播期和年份三个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的交互因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影响效应的强弱,表明播期因素影响效应最高;其次为品种因素和品种×播期的交互因素,二者的影响效应比较接近;最后是品种×年份×播期交互因素、年份因素、品种×年份交互因素、年份×播期交互因素,这四者的影响效应比较接近。 3.研究了播期对异黄酮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豆种植播期延后会使大豆异黄酮含量显著升高。 4.对大豆皂甙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使用酶标仪三波长比色法测定大豆总皂甙,解决了大豆皂甙初步纯化和测定中显色不稳定的难题,使比色测定法更准确,更容易实现,并使之适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为大豆皂甙的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 5.测定了360分大豆样品的豆粕皂甙含量,并对结果做了二因素和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大豆品种会极显著地影响大豆粕皂甙的含量,不同播期会显著地影响大豆粕皂甙的含量;此外,品种×播期、品种×年份、年份×播期、品种×年份×播期等交互因素也极显著地影响豆粕皂甙含量。 6.比较了品种、播期和年份三个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的交互因素对大豆皂甙含量影响效应的大小,表明品种因素影响效应最强;其次为年份因素和品种×播期的交互因素,二者的影响效应比较接近;最后是品种×年份交互因素、年份×播期交互因素、品种×年份×播期交互因素和播期因素,这四者之间效应比较接近。 7.研究了播期对皂甙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皂甙的含量上,大豆品种明显分为两类:一类品种对播期因素反应不敏感,各播期皂甙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另一类品种对播期因素反应敏感,各播期皂甙含量差异较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