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演变及密度对铁丰31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6h】

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演变及密度对铁丰31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大豆品种的生命周期

1.2.1大豆生命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1.2.2生命周期的曲线特点

1.3辽宁省大豆生产的现状

1.4辽宁省大豆品种的演变概况

1.5密度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概况

1.5.1密度对大豆植株性状的影响

1.5.2密度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5.3密度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5.4密度对大豆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1.6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研究的内容

1.6.2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推广与农艺性状的演变

2.1辽宁省大豆品种推广的状况

2.2大豆新品种生命周期的应用

2.3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

2.4小结

第三章种植密度对铁丰3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1材料与方法

3.1.1试验材料

3.1.2试验地点

3.1.3试验设计

3.2测定项目及方法

3.2.1室内考种及产量测定

3.2.2品质测定

3.2.3数据分析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3.1密度对铁丰31植株性状的影响

3.3.2密度对铁丰31收获期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3密度对铁丰31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3.3.4密度对铁丰31大豆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讨论

4.1生命周期理论在大豆品种推广上的应用

4.2辽宁省大豆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

4.3密度对铁丰31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收集了辽宁省1980-2006年推广的大豆品种种植面积及其农艺性状资料。采用比较品种生命周期的方法,分析了各主栽大豆品种在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特点,并分析了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田间试验研究和探讨了密度对铁丰31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获得以下结果: 1.辽宁省1980-2006年推广面积第一位的大豆主栽品种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导入期(即大豆品种的介绍期)很短甚至没有:成长期(即大豆品种的快速增长期)基本在1-2年之内,推广面积快速增长;成熟期(即大豆品种应用的高峰期)较长,可以采取一定有效措施尽量延长;衰退期(即大豆品种的淘汰期)较长,应最大限度推迟退出市场的时间。 2.在辽宁省1980-2006年之间主栽大豆品种选育的性状上,有百粒重、主茎节数增加;而株高、生育期先增后减;结荚习性由有限结荚习性向亚有限结荚习性变化的趋势。 3.密度对铁丰31大豆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显著。在密度为19.5-22.5×104株/hm2之间,铁丰31的产量最高。

著录项

  • 作者

    康建涛;

  •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章建新,侯立白;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65.103.5;
  • 关键词

    大豆; 生命周期; 演变规律; 农艺性状; 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