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花翅摇蚊的生态毒性研究
【6h】

四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花翅摇蚊的生态毒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

第1章 引言

1.1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2 农药环境毒理学

1.3 三唑类杀菌剂简介

1.4 摇蚊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1.5 国内外对摇蚊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2章 花翅摇蚊的培养

2.1 花翅摇蚊

2.2 花翅摇蚊的保种培养

2.3 花翅摇蚊的驯养

第3章 花翅摇蚊幼虫的急性毒性试验

3.1 受试物

3.2 受试生物

3.3 试验仪器及材料

3.4 试验方法

3.5 数据处理

3.6 结果与讨论

3.7 小结

第4章 三种杀菌剂对花翅摇蚊幼虫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4.1 受试物

4.2 受试生物

4.3 试验材料及仪器

4.4 试验方法

4.5 数据处理

4.6 试验结果与讨论

4.7 小结

第5章 花翅摇蚊沉积物-水系统的慢性毒性试验

5.1 受试物

5.2 受试生物

5.3 试验仪器及材料

5.4 试验方法

5.5 数据处理

5.6 结果与讨论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三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花翅摇蚊幼虫的急性毒性

6.2 三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花翅摇蚊幼虫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6.3 四氟醚唑对花翅摇蚊的慢性毒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为了研究三唑类杀菌剂对花翅摇蚊(ChironomusKiiensis)的生态毒性,本文选取戊唑醇80%水分散剂、己唑醇50%水分散剂、环唑醇原药和四氟醚唑原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前三种杀菌剂对花翅摇蚊幼虫的急性毒性以及抗氧化酶系的影响;四氟醚唑原药慢性毒性对花翅摇蚊羽化率、性别比例和羽化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1)戊唑醇80%水分散剂、己唑醇50%水分散剂和环唑醇原药对花翅摇蚊一龄幼虫48hEC50分别为3.056、8.339和15.742mg/L,三种杀菌剂对花翅摇蚊一龄幼虫的生态毒性大小顺序为:戊唑醇80%水分散剂>己唑醇50%水分散剂>环唑醇原药。
  (2)戊唑醇80%水分散剂、己唑醇50%水分散剂和环唑醇原药对花翅摇蚊四龄幼虫48hEC50分别为4.618、10.347和24.492mg/L,三种杀菌剂对花翅摇蚊四龄幼虫的生态毒性大小顺序为:戊唑醇80%水分散剂>己唑醇50%水分散剂>环唑醇原药。
  (3)花翅摇蚊不同龄期的幼虫对三种杀菌剂生态毒性的敏感性不同,三种杀菌剂的生态毒性大小顺序均为一龄幼虫>四龄幼虫。
  (4)三种杀菌剂对花翅摇蚊幼虫抗氧化酶系有一定影响,各处理组酶活力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戊唑醇80%水分散剂对花翅摇蚊幼虫CAT和SOD活性的影响:低浓度组在3h-24h-48h时间段分别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和上升-下降-持续不变的变化规律,而中高浓度组均从3h起一直持续下降。
  (5)己唑醇50%水分散剂对花翅摇蚊幼虫CAT活性的影响:在3h-24h-48h时间段内,低浓度组是先升高再降低,中高浓度的变化情况是下降-上升-下降;对SOD活性的影响:在3h-24h-48h时间段内,低浓度组是先下降后又恢复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的水平,中高浓度组从则3h起持续下降。
  (6)环唑醇原药对花翅摇蚊幼虫CAT活性的影响:低浓度组在3h-24h-48h时间段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规律,中高浓度组先上升后持续下降;对SOD活性的影响:在3h-24h-48h时间段内,低浓度组持续上升,中浓度组先升高再降低,而高浓度组从3h起就持续下降。
  (7)四氟醚唑原药对花翅摇蚊羽化的EC50为75.568mg/kg,对其羽化成虫性别比例并无显著影响,但对羽化时间有一定延迟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