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玛纳斯区域酿酒葡萄‘赤霞珠’的生长结果习性与经济性状研究
【6h】

玛纳斯区域酿酒葡萄‘赤霞珠’的生长结果习性与经济性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酿酒葡萄生长结果习性的研究

1.2 酿酒葡萄经济性状的研究

1.3 环境因素及栽培管理对酿酒葡萄生长结果习性的影响

1.4 环境因素及栽培管理对酿酒葡萄经济性状的影响

1.5 葡萄品种和栽培气候的区域化研究

1.6 赤霞珠在我国各产区的表现

1.7 新疆玛纳斯区域产区特点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调查方法

2.4 指标测量方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期与气象调查

3.2 果实经济学形状

3.3 ‘赤霞珠’葡萄果实在玛纳斯区域的生长曲线

3.4 ‘赤霞珠’葡萄果实总糖、总酸和总酚含量的变化

3.5 2008年‘赤霞珠’树势

3.6 2008-2010连续三年的产量调查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新疆酿酒葡萄产区玛纳斯区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材料,在2008-2010年进行了品种的植物学特性观察,经济性状分析,抗性分析,浆果品质分析等,旨在探求赤霞珠在玛纳斯地区的综合表现,为本地区酿酒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下:
  1.2008年萌芽时期为4月30日,6月4日为盛花期,较东部地区晚7-10d。7月25日开始转色,转色持续18d,转色程度均一,转色进程相同,转色速度较快。9月19日,葡萄果实完全成熟,成熟时间38d。2008年,‘赤霞珠’葡萄在玛纳斯地区的生长期共158d。
  2.全年,玛纳斯地区的日先升高后降低,4月至10月均高于8小时。其中,萌芽-坐果和坐果-转色开始两个时期,日照时数大于500小时。玛纳斯地区的平均相对湿度极低,全年日平均相对湿度低于10%,呈现降水量小且降水集中,空气干燥容易蒸发的现状。尤其在4-10月,平均相对湿度低于5%。在葡萄果实的各个生长期内,空气湿度差异很小,均保持在4%上下。
  3.在整个‘赤霞珠’葡萄生长期内,有28天日最低温度高于20℃,同时有24天日最高温度高于30℃,极端天气的出现集中在转色期内和浆果成熟期。昼夜温差在整个生长期内差异不大,维持在11~13℃,其中浆果成熟期最高,为12.75℃。
  4.定植于玛纳斯区域的‘赤霞珠’葡萄果穗,穗形以圆锥形为主,占所有果穗的99%以上,单侧或双侧有歧肩,果穗紧实度在中等紧密和松之间,平均果穗重152g,平均果粒数134个/穗,果穗相对较小。果粒纵径1.21cm,横径1.04cm,果粒体积偏小,果皮呈黑紫色,果皮厚,果粉厚,有肉囊。
  5.在玛纳斯区域,‘赤霞珠’果实转色至商业采收期这个时间段内,总糖的含量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果实完全成熟后,糖分的积累仍然持续增加,直至商业采收期,最高达到218g/L。与此同时,总酸的含量持续下降,下降至7.9g/L之后,不再出现显著性变化。
  6.在上一年的冬季修剪中,‘赤霞珠’的留芽数为48个/株,次年植株生长势和芽眼萌芽率适中,并且萌芽率大于60%,果枝百分率大于70%。
  7.在同一地块,对‘赤霞珠’葡萄商业采收期的产量进行连续三年调查,同一地块的‘赤霞珠’葡萄产量分别为17750±520kg/hm3、19440±600kg/hm3、21675±580kg/hm3,年产量增长率分别为10.8%和11.5%,产量稳定性较好。
  以上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在玛纳斯流域综合性状优良,产量稳定,建议在玛纳斯河流域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中加大推广力度。栽培上应注重防止该地区春季冻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