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级感觉传入突触前GABR-AR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中的作用
【6h】

初级感觉传入突触前GABR-AR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省略语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P2X 受体在CCI 模型中介导疼痛的研究进展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 model ,CCI),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上的表达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制,为进一步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理论依据。
   方法:1)制备CCI模型,选择雄性SD大鼠(n=30),随机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和CCI组(n=10)。假手术组只暴露坐骨神经不予任何处理,CCI组在坐骨神经结扎4-0铬制羊肠线,分别在实验后0d、1d、3d、5d、7d、9d、11d、14d进行热板实验,记录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取三组大鼠L4-6 DRG神经元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应用RT-PCR技术和 Western-blot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CCI组GABR-A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改变并进行比较。
   结果:1)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手术侧的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比正常组明显缩短(p<0.05)2)通过RT-PCR方法从mRNA水平检测GABA-AR的α2和γ2受体亚单位CCI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表达情况,得出结果为:CCI组的表达量下降,假手术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亚单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Western blot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GABA-AR的α2和γ2受体亚单位假手术组、正常组和CCI组,经电泳成像分析系统扫描定量显示,CCI组的表达量下降,假手术组表达略升高,与RT-PCR结果相一致。
   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时,GABA-AR的基因和蛋白水平下调,GABA在初级感觉传入终末产生的突触前抑制作用被减弱,从而异化了伤害性信息的传递。

著录项

  • 作者

    许锦秀;

  •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

  • 授予单位 石河子大学;
  • 学科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思源,司军强;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疼痛;
  •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γ-氨基丁酸; 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