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硅复混肥料与腐殖酸尿素对棉花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6h】

含硅复混肥料与腐殖酸尿素对棉花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4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含硅复混肥料基施对棉花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3.1 棉田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碳、量氮

3.2 棉花干物质重

3.3 棉花养分吸收

3.4 棉花产量

3.5 经济效益分析

3.6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腐殖酸尿素随水滴施对棉花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4.1 土壤硝态氮动态

4.2 棉花生长

4.3 棉花养分吸收

4.4 棉花产量

4.5 氮肥利用率

4.6 经济效益分析

4.7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含硅复混肥料与腐殖酸尿素配施对棉花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5.1棉田土壤性质

5.2 棉花生长

5.3 棉花养分吸收

5.4 棉花产量

5.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 介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施肥是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和农产品需求量增多,新型肥料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含硅复混肥料和腐殖酸尿素对滴灌棉田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棉花生长、养分吸收的影响,分析含硅复混肥料与腐殖酸尿素配合施用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为新型肥料在滴灌棉田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
  【方法】试验于2014-2015年在新疆石河子市天业化工生态园进行,包括:(1)含硅复混肥料基肥试验设4个处理:对照(常规化肥)、含硅复混肥料300、450、600 kg/hm2,分别以CK1、F300、F450、F600表示。(2)腐殖酸追肥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N0)、追肥不施氮(CK2)、普通尿素270 kg N/hm2(U-270)、腐殖酸尿素I型180 kg N/hm2(UI-180)和270kg N/hm2(UI-270)、腐殖酸尿素II型180 kg N/hm2(UII-180)和270kg N/hm2(UII-270)。(3)含硅复混肥料与腐殖酸尿素配施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氮(N0)、常规化肥基施+腐殖酸尿素I型滴施(C+UHA)、含硅复混肥料基施+普通尿素滴施(F+U)、含硅复混肥料基施+腐殖酸尿素I型滴施(F+UHA)。
  【结果】
  (1)施用含硅复混肥料显著提高棉田土壤脲酶活性,但F600对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随含硅复混肥料用量的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增加,而对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量氮影响较小。
  (2)F300处理棉花干物质重和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F450和F600处理棉花干物质重和养分吸收量显著高于对照,棉花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8%和20%;但随着含硅复混肥料施用量的增加, F600处理产投比明显下降。因此,含硅复混肥料450 kg/hm2为本研究的适宜基肥用量。
  (3)不追施氮肥条件下(N0和CK2),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棉花生长期间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滴施氮肥后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其中,UI-270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其次是 UII-270和U-270处理,UI-180和UII-180(腐殖酸尿素减量施用)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
  (4)普通尿素和腐殖酸尿素随水滴施均可显著提高棉花干物质重,促进养分吸收,提高产量。UI-270处理棉花干物质重、氮、磷和钾吸收量以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UI-270处理较U-270处理棉花产量提高17%,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12个百分点。因此,腐殖酸尿素I型270 kg/hm2为本研究的适宜追肥用量。
  (5)含硅复混肥料基施配合腐殖酸尿素 I型随水追施(F+UHA)可以显著提高棉花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促进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F+UHA处理棉花籽棉产量分别较C+UHA和F+U处理增加26%和17%。
  【结论】
  含硅复混肥料基施450 kg/hm2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促进棉花养分吸收,增加产量。与普通尿素等施肥量条件下,腐殖酸尿素 I型随水滴施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含硅复混肥料(基施)与腐殖酸尿素 I型(随水滴施)配合施用显著促进棉花生长和氮磷钾养分吸收,提高棉花产量,是一种较好的施肥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