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脑后动脉的显微神经解剖及临床研究
【6h】

大脑后动脉的显微神经解剖及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大脑后动脉的显微解剖及相关手术入路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湿性标本的制备

1.1.3 实验器材

1.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1.1.4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的血管结构解剖

1.2.2 颞前入路对大脑后动脉的暴露

1.2.3 颞下入路

1.2.4 枕部经小脑幕入路

1.3 讨论

1.3.1 大脑后动脉的血管解剖

1.3.2 颞前入路

1.3.3 颞下入路

1.3.4 枕部经小脑幕入路

1.4 小结

二、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临床资料

2.1.2 围手术期处理

2.1.3 手术方法

2.1.4 随访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大脑后动脉显微解剖及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大脑后动脉的走行、分支的主要解剖特点及其变异特征;明确大脑后动脉与周围颅神经的毗邻关系及其供血范围,为该区域的开颅动脉瘤手术、环池周围病变手术及介入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本文旨在探讨大脑后动脉不同部位、不同形态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临床疗效。
   方法:10具(20侧)完整成人湿性头颅标本,经过红蓝硅胶灌注分别灌注动静脉后,在实验室显微镜下分别模拟颞前入路、颞下入路及枕部经小脑幕入路,观察重要的神经结构之间的关系,明确三种手术入路所暴露的视野范围,进而对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对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自2006年1月-2012年6月住院行介入治疗的6名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名为男性,3名为女性;位于P1-P2交界处1例,位于P2段3例,位于P3段2例。4例为囊性,1例为夹层动脉瘤,1例呈不规则的分叶状;其中Hunt& Hess分级0级1例,Ⅰ级5例,Ⅳ级1例。其中3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3例采用闭塞载瘤动脉的方式。术后3个月门诊或者电话复查,术后6个月造影复查。
   结果:
   1.大脑后动脉分出较多穿支,以P1段和P2段最多;
   2.以图片记录颞前入路的开颅以及颅内情况。颞前入路可以利用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第Ⅱ间隙)、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第Ⅲ间隙)及动眼神经外侧间隙来显露大脑后动脉。磨除后床突可以增加P1段的显露。
   3.颞下入路是从侧方观察大脑后动脉,可以清楚的显露动眼神经、脉络膜前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的P2段和P3段。
   4.枕部经小脑幕入路是从后方观察大脑后动脉,此入路能很好的显露环池的后部、四叠体池、海马的后内侧部以大脑后动脉的P3段和P2后段。
   5.6例介入治疗患者中,3例患者闭塞载瘤动脉,3例患者行瘤囊内弹簧圈栓塞。3例行载瘤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视野缺损,另2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分叶状动脉瘤及其余2例囊性动脉瘤均采用Microplex-10弹簧圈填塞,术后没有任何并发症。随访3-56个月,所有患者未有症状复发,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未再破裂出血。3例动脉瘤囊内栓塞的患者均接受DSA随访,未见再通。3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患者,动脉瘤完全消失,2例患者可以发现明显代偿循环逆向充盈大脑后动脉或者供血区,1例患者没有发现明显的代偿供血增加。长期预后采用GOS评分,6例患者GOS评分均为5分。术后有1例患者遗留的视野缺损未能恢复。
   结论:
   1.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与颅底的一些重要的神经结构联系密切,熟悉和掌握大脑后动脉的显微神经外科解剖,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神经外科医生在该区域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颞前入路有效将翼点入路和颞下入路结合在一起,可以清楚的看到对侧大脑后动脉,是处理P1段和P2段动脉瘤的首选;
   3.颞下入路能够清楚的观察丘脑穿支和大脑脚穿支,剪开小脑幕后能够增加对载瘤动脉的暴露,在处理P2段和P3段的动脉瘤上占有优势;
   4.枕部经小脑幕入路能很好的显露环池的后部、四叠体池、海马的后内侧部以大脑后动脉的P3段和P2后段,在处理位置较高的处于环池后半部P2后段的动脉瘤、P3段动脉瘤以及更远侧的动脉瘤较为适合。
   5.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发病率较低,其常发生在P2段,临床上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处理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首选手段;对于窄颈动脉瘤,单纯的动脉瘤栓塞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对于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联合弹簧圈技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栓塞效果;对于一些复杂的动脉瘤可以闭塞载瘤动脉;大脑后动脉有较好的侧枝循环行载瘤动脉瘤的闭塞是可行且安全的;注意预防和治疗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