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喉显微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分析
【6h】

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喉显微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 嗓音声学分析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声带小结患者术前术后声学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2.2 声带息肉患者术前术后声学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声带的结构及声带的振动机制

3.2 声带的发声损伤机理

3.3 嗓音的客观检测与评价

3.4 嗓音声学参数变化机制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的治疗方案及嗓音声学分析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嗓音声学分析,发现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各项声学参数(如Jitter、Shimmer、DSI等)与正常嗓音者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各项声学参数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即从嗓音声学参数入手,探讨对比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手术前后的声学参数及与正常声学参数之间的差别,为临床应用嗓音参数的变化来鉴别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及评估患者术后嗓音改善情况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Xion声学分析软件对20例声带息肉患者和20例声带小结患者显微手术前1天及术后第1周、第2周及第3周的嗓音声学参数进行测试与比较,并与正常对照组声学参数进行对比,得出各组研究对象之间嗓音声学参数(Jitter、Shimmer、DSI)的差异,通过声学参数的变化来客观定量的评估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喉显微手术后各阶段的嗓音质量恢复改善情况,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结果:20例声带息肉患者和20例声带小结患者术前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声音障碍指数(DSI)均明显异于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术后1周声带息肉组和声带小结组的各项声学参数变化有所不同,声带小结组振幅微扰及基频微扰与术前1天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偏低,但基频微扰及DSI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声带息肉组基频微扰及DSI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相同之处是声带息肉组和声带小结组振幅微扰与术前相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差异亦具有极显著性(P<0.01)。术后2周声带息肉组和声带小结组各项声学参数变化亦有所不同。相同之处是两者术后1周与术前1天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之处是声带小结组术后2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声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声带小结术后3周相比,各项声学参数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声带息肉组术后2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直到术后3周时,声带息肉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的嗓音声学参数(Jitter、Shimmer、DSI)与正常嗓音者相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喉显微术后在第2周变化较为相似,各项声学参数均在此阶段变化最大,嗓音质量改善最明显,术后1周、3周的各项声学参数变化有所不同,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声带小结患者嗓音质量在术后第2周就能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声带息肉患者嗓音质量在术后第3周才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说明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术后各阶段的嗓音质量恢复程度不同,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要比声带小结患者慢一周左右,这也间接反映了声带息肉术后创伤要比声带小结大。因此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声音障碍指数可以作为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手术疗效评价及鉴定的敏感指标,嗓音声学分析方法可以动态检测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病变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嗓音功能恢复及改善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