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血管腔内治疗与传统开放治疗的比较研究
【6h】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血管腔内治疗与传统开放治疗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3统计方法

二、结果

2.1纳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2血管腔内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预后的比较

2.3 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三、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诊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是一类严重威胁生命的腹部急症。尽管AMI的年发病率仅为0.09%到0.2%,但其病死率却高达60%到80%。早期诊断AMI仍是临床面对的难题。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治疗的应用日益广泛。有少数小宗研究显示血管腔内治疗可能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但由于AMI发病率很低,血管腔内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不十分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血管腔内治疗及传统手术治疗的AMI患者的预后,以评价血管腔内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收集天津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AMI临床病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血管腔内治疗组和开腹手术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因、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并发症及预后等。最后,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AMI患者死亡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共73例接受治疗的 AMI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其中,血管腔内治疗组43例,开腹手术组30例。由于有无腹膜炎是决定患者治疗方式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患者有无腹膜炎将开腹手术组分为两个亚组,对血管腔内治疗组患者(n=43)及开腹手术无腹膜炎亚组患者(n=14)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病因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乳酸及 D-二聚体水平均较正常明显升高,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血管腔内治疗组整体死亡率为30.2%,低于开腹手术无腹膜炎患者亚组(46.7%)。即使初次介入失败后转行开腹手术,其死亡率(41.7%)仍低于开腹手术无腹膜炎患者亚组。术后并发症方面,血管腔内治疗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27.9% vs57.1%, p=0.046),而在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短肠综合症,急性心肌梗塞等方面的发病率上两组患者则无显著差异。最后,通过logistics回归模型对AMI患者预后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患者伴发冠心病[OR=5.303,(95%CI=1.979-14.207),p=0.001],发病到就诊间隔的时间[OR=2.619,(95%CI=1.017-6.747), p=0.046],发病后血乳酸水平[OR=2.375,(95%CI=1.484-3.802), p<0.001],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OR=7.848,(95%CI=2.799-22.000), p<0.001]及急性肾功能衰竭[OR=3.643,(95%CI=1395-9.511),p=0.008]等因素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73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血管腔内治疗可降低AMI患者的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