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
【6h】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的研究起点

1.1 执政党及执政方式

1.1.1 执政方式的含义、类型

1.1.2 执政方式的制约因素

1.2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 新时期党对执政方式的探索与创新

2.1 1949-1978年党的执政方式评析

2.1.1 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

2.1.2 党的一元化领导的特征

2.1.3 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弊端

2.1.4 正确评价一元化领导

2.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执政方式的探索

2.2.1 党对执政方式的初步探索

2.2.2 深化探索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2.2.3 这一时期党对执政方式探索取得的成果

2.3 新世纪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

2.3.1 新世纪、新环境要求党变革执政方式

2.3.2 这一时期党对执政方式的创新成果

第三章 对党的执政方式的展望

3.1 党的依法执政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1.1 实现从“党令”执政到依靠法律执政的转变

3.1.2 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3.1.3 实现从党的形式执政到国家形式执政的转变

3.2 党实现依法执政必须进一步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3.2.1 应当加强立法解决执政党依法执政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

3.2.2 确定党的干部制度的法定权限

3.2.3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对执政党的监督权

3.3 中国共产党变革执政方式的方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由序言和三章基本内容组成。笔者根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理论,运用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在新时期的变革过程,总结了经验、教训,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研究执政方式首先要明确概念,笔者主要运用政治学的理论阐述执政、执政方式的含义、特点及受制约的因素等,从而分析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涵义: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基础是宪法和法律;执政党通过法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执政;执政党执政的目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于新时期执政方式变革的研究,不能割断历史,笔者思考和整理了1949年至今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变化与评价。主要包括:
  建国后,党在执政方式上基本沿袭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它对于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反分散主义和反地方主义的斗争中,党的一元化领导走向了集权主义的极端,甚至出现“文革”时期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过分集中的情况。党执政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彻底否定一元化领导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主要有:通过法律形式实现党的主张;正确处理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实现党的主张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等等。这些经验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进一步创新执政方式的逻辑起点。
  进入新世纪,来自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挑战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党的执政方式创新上又取得了新的成果,一是进一步规范党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二是进一步规范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三是进一步规范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鉴于上述创新成果,笔者提出了必须真正实现司法独立,以保证执政方式真正法治化的建议。
  最后,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于党的执政方式的展望。首先应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依靠党的政策执政到依靠法律执政的转变;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实现从党的形式执政到国家形式执政的转变。笔者探索性的提出执政党执政方式的变革应当改进的重要措施:一是应当加强立法解决执政党依法执政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二是确定党的干部制度的法定权限;三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对于执政党的监督权。进而笔者建议加强制定党与各国家机关关系法来解决党执政的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