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实践与思考
【6h】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实践与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节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缺失

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缺失

三、课程评价机制尤其高考制约着选修课程的发展

四、选修课程的时间安排过于理想化

第二节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实践

一、重新整合教材,突出鉴赏重点,大胆取舍,以点带面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讲求方法,注重实效

三、重视诵读,加强积累,培养语感

四、注重个性化解读

五、激发学习兴趣,避免审美疲劳

第三节 由《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引发的思考

一、要处理好选修教学和必修教学的关系

二、语文教师要与新课程同步成长

三、处理好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四、进一步完善统编选修教材,加大建设校本教材力度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如今,多样化、个性化的语文选修课程正逐步进入普通高中课堂。这是我国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课程结构改革的必然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也伴生出一定的问题。本论文结合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实际,总结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经验并阐述由此引发的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缺失和时间不够等问题,面对内容相对精深的选修课程,教师必须学会重新整合教材,大胆取舍教学内容,突出学习重点,以点带面。 选修课程教学上普遍存在着方式陈旧,教学效率低,学生兴味索然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需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重视诵读和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利用多种方式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强积累,培养语感。 要真正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之目的,语文教师必须与新课程同步成长。还要处理好选修教学与必修教学的关系,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统编选修教材,加大建设校本教材力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