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地人骨mtDNA多态性研究
【6h】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地人骨mtDNA多态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方兴未艾的古代DNA研究

1.1古DNA的特性

1.2古代DNA研究回顾

1.3古DNA研究应用与展望

第二章古代DNA研究的技术平台

2.1古代DNA的来源

2.2线粒体DNA

2.2.1 mtDNA的特性

2.2.2 mtDNA多态性研究

2.2.3 mtDNA研究存在的问题

2.3核DNA

2.4古DNA研究的主要步骤

2.5古DNA抽提过程的改进

2.5.1阴性对照与假阴性

2.5.2实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2.5.3结果与讨论

2.5.4结论

第三章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古代居民的DNA研究

3.1背景资料

3.2材料与方法

3.2.1材料

3.2.2 DNA提取及分析方法

3.2.3重复实验

3.2.4可靠性分析

3.2.5数据处理

3.3结果与讨论

3.3.1结果

3.3.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当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上世纪80年代初诞生的古代DNA研究逐步走上科学的发展轨道,成为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中国的考古文化遗址众多,其中的古代人类遗骸不仅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古代DNA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财富,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了解早期先民的渊源、遗传结构以及和现代人群的关系,从而为揭示晚期智人在中国的进化和迁徙历史提供重要线索。
   按照学术界公认的古代DNA研究可靠性标准,我们对来自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地遗址的人类遗骸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古代DNA分析,获得了可靠的古代DNA数据。从29例个体的牙齿中成功提取到了线粒体DNA并对其单倍群归属进行了准确划分。在可信数据的基础上,对上孙家寨古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前的青海地区居民主要由欧亚大陆东部人群组成,并且与现在的青海人群具有很好的遗传连续性。结合部分古代人群的mtDNA数据,以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欧亚大陆西部人群东进的时间早于3500年前,最晚在距今2000年前渐趋式微,达到平衡;东进的最远距离不会超过青海、甘肃地区。
   此外,我们从技术层面上对古代DNA的抽提进行了研究,发现抽提阴性并不能如预期地检测到痕量的污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推进了古代DNA研究的可靠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