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派与非国民党派知识分子关于制宪问题的讨论
【6h】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派与非国民党派知识分子关于制宪问题的讨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全面抗战时期知识界制宪问题讨论的社会背景与论者派别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二章 全面抗战初期(1937-1939)知识界关于制宪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关于宪法制定原则的讨论

一、抗战救亡:制定宪法的必要性

二、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宪法

第二节 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讨论

一、国民大会会期问题

二、国民大会职权问题

三、国民大会代表问题

四、国民大会闭会期间应否设置常设机关

第三节 关于人民权利义务问题的讨论

一、妇女权利问题

二、“非依法律不得限制”问题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中后期(1939-1945)知识界关于制宪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关于宪法根本原则的讨论

一、概括主义还是列举主义:关于领土问题的讨论

二、关于三民主义应否入宪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关于宪法中教育、经济原则的讨论

一、关于应否将经济与教育两章纳入宪法的讨论

二、关于“五五宪草”教育章的讨论

第三节 关于宪法政治体制原则的讨论

一、关于总统权限问题的讨论

二、五权宪法原则的讨论

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知识界制宪问题讨论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国民党派、非国民党派关于制宪问题讨论所反映出的宪政思想的异同

第二节 制宪的理论成果与社会意义

第三节 制宪问题讨论促进了国民政府积极抗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其地位与普通法律截然不同,处在金字塔顶端的宪法,往往规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权利义务等根本内容。自清末以降,我国第一部《钦定宪法大纲》的产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五五宪草”制定以前,中国已经有十余部宪法或宪法草案,之所以如此之多,究其原因,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混乱,军阀混战,政权交替频繁,每一位执政者为了巩固自身权力,都要制定一部能够反映自身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的宪法。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曾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性文件,其中《训政纲领》及《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为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以下简称“五五宪草”)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五五宪草”的制定历时三载,几易其稿,最终在1936年5月5日颁布。这部宪草是在采纳各方面的建议后制定出来的,具有一定民主性。当时围绕这部宪草,知识界进行了相当长时期的讨论,且讨论内容颇为广泛。不仅在宪草颁布前后,在全面抗战时期,也进行了更多的讨论。不过,在这一时期,知识界围绕该宪草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主要目的是以“五五宪草”为基础,重新制定一部宪法,以求能够达到民心稳定,建立起抗日统一战线,抵抗日寇的侵略。
  目前国内对抗战时期关于制宪问题的讨论相对较少,大多是对于宪政运动的某一方面的讨论,没有深入整理挖掘。这一时期的知识界关于制宪问题的讨论不容忽视,其所讨论的目的也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针对这一方面的空白,通过历史资料的收集,对抗日战争时期知识界有关此问题的讨论进行分析,在此之上,总结和概括当时国内不同派别的宪政思想以及宪政观点,并考察其对抗战胜利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讨论制宪问题的论者群体。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分析了抗战前期和抗战中后期,知识分子围绕制宪问题所讨论的主要内容,其中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国民党派以及非国民党派知识分子的不同主张,分析其宪政思想的异同,并分析这一时期有关制宪问题的讨论所产生出的结果,以及其对督促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制定完善的宪法所产生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