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诗英译对比研究及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以《静夜思》等六首诗为例
【6h】

唐诗英译对比研究及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以《静夜思》等六首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唐诗英译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

2.1语言对比研究的基本理论

2.2翻译理论—“三美论”与“三化论”

2.2.1“三美’’理论

2.2.2“三化’’理论

第三章唐诗英译对比分析

3.1唐诗的可译与不可译

3.2唐诗英译形式中格律体和自由体的对比分析

3.2.1唐诗“音美”的英译

3.2.2唐诗“意美’’的英译

3.3唐诗英译内容中直译和意译的对比分析

3.3.1唐诗的直译

3.3.2唐诗的意译

第四章唐诗英译对比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4.1唐诗教学中译本的辅助作用

4.2唐诗中的乡愁

4.3唐诗中的爱情

4.4唐诗中的节日

4.5唐诗中的自然

4.6唐诗英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唐诗受到的关注也日渐增多。关于唐诗英译和唐诗英译对比的研究,中外诸多学者已经作了大量尝试和探索。但如何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引入唐诗教学,并借助译本将其融入到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当中去,还值得引起必要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琵琶行》、《静夜思》、《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红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鸟鸣涧》六首诗及其典型译本为例,分析了唐诗英译理论和实践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采用访谈调查的方式,考察中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对结合唐诗译本进行教学的接受度和选择倾向。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讨论了唐诗英译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对比语言学、“三美论”和“三化论”为指导进行研究;第三章是以经典唐诗为例,从英译形式、内容方面对典型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译本对唐诗“音美”、“意美”的表现;第四章结合唐诗英译对比,对访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第五章为结语,论述了研究结果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唐诗译本众多,有格律体与自由体之分,又有直译与意译之别,在选择译本进行辅助教学时,应在不同教学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进行调整,还应切实考虑学习者文化背景、理解度和接受度,以便所选译本能最大程度地贴合教学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