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4-乙氧基-N,N'-二(卤代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6h】

4-乙氧基-N,N'-二(卤代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血栓性疾病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血栓

1.3抗血栓药物

1.4抗血栓药物简介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和合成路线

2.1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

2.2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3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3.2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测定试验

3.3 急性毒性试验

3.4 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初筛试验结果

4.2 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4.3 目标化合物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测试结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为了寻找新的具有更好抗血小板(PLT)聚集疗效的药物,基于吡考他胺的抗PLT聚集机制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保持母环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按照药物化学设计原理和结构改造基本原则,在以往实验基础上,本试验以已经制得的4-甲氧基-1,3-苯二甲酰胺为先导化合物,对吡考他胺(Picotamide)结构中1,3-位两个侧链进行改造,采用乙氧基替代结构中的甲氧基,设计合成17个4-乙氧基-1,3-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PN511-P527)。对相同取代基在不同位置和相同位置不同取代基对活性影响、电负性对活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都经由MS,IR和1H NMR的表征确认和熔点测定。
  采用Born比浊法对合成的17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PLT聚集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显示,PN518,PN520,PN521,PN523和PN525具有较好的体外抗PLT聚集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药物吡考他胺,其中,PN523的体外抗PLT聚集活性最高,PN521,PN523和PN525的IC50活性远高于对照药物吡考他胺和阿司匹林,ADP诱导PLT聚集实验部分药物结果表明PN518,PN520的IC50不如对照药物吡考他胺,胶原诱导的PLT聚集实验结果表明PN521,PN525的抑制率均大于对照药物吡考他胺及阿司匹林,花生四烯酸诱导的PLT聚集试验结果表明PN521的抑制率大于对照药物吡考他胺。三个化合物PN521,PN523和PN525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选取其中具有较高活性的化合物经PN518,PN520,PN521,PN523和PN525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受试药物的急性毒性都较低,远低于对照药物阿司匹林,与吡考他胺毒性相当或更低。
  对筛选出的抗PLT聚集活性较好与急性毒性较低的化合物PN518,PN520,PN521, PN523和 PN525进行细胞毒性测试,以吡考他胺为对照药物,研究化合物PN518,PN520,PN521,PN523,PN525与L-929细胞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N518在剂量为10μmol/L及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都很高,优于对照药物吡考他胺,化合物PN518在分别以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测定抗PLT聚集活性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在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时,没有毒性;L-929细胞毒性测试时,不同浓度下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对照药吡考他胺,表现出较低毒性,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通过对药理活性数据及化合物结构分析,对药理活性与侧链苯环取代的构效关系进行推测,为实验室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