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壁面平行加热丝控制湍流边界层多尺度相干结构的实验研究
【6h】

壁面平行加热丝控制湍流边界层多尺度相干结构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湍流研究概述

1.2壁湍流相干结构研究概述

1.3壁湍流控制方法概述

1.4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实验设备与和基本流场测量

2.1实验设备

2.2实验技术

2.3平均速度剖面法测量壁湍流摩擦切应力

2.4局部加热扰动对平均速度剖面的影响

第三章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理论

3.1湍流的间歇性一与完全随机场的最大区别

3.2湍流多尺度涡结构

3.3子波分析与局部平均结构函数

3.4湍流局部平均结构函数

第四章壁面局部加热减阻机理的研究

4.1壁面局部加热形成流向涡结构控制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相位平均波形的研究

4.2壁面局部加热形成流向涡结构控制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能量随尺度分布的研究

4.3壁面局部加热形成流向涡结构控制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其它统计特性的研究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固壁表面沿展向周期布置—组相互平行的流向加热丝,通过金属丝加热在固壁表面产生沿展向周期分布的温度场,利用温度场引起空气热对流在湍流边界层近壁区产生—组沿展向周期分布的大尺度流向涡。对人为引入流向涡控制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控制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和壁湍流减阻的有效方法。 使用平均速度剖面法分析加热金属丝对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减阻效果。用IFA300热线风速仪和热线测速技术,分别沿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展向和法向方向,以高于最小湍流尺度的分辨率精细测量了平板湍流边界层近壁区域瞬时速度信号,然后利用湍流边界层近壁区域对数律平均速度剖面迭代计算壁面摩擦速度,进而得到湍流边界层的壁面摩擦阻力和壁面摩擦系数。再根据壁面摩擦系数计算减阻率,评价减阻效果。 提出了用子波系数的分尺度平坦因子检测平板湍流边界层中的多尺度相干结构的条件采样方法,用条件相位平均法提取不同尺度相干结构的条件相位平均波形。对比研究平板湍流边界层固壁表面形成流向涡前后,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条件相位平均波形、多尺度相干结构的能量分布、相对强度、间歇性、发生概率等湍流统计性质。对平板湍流边界层固壁表面形成流向涡后的壁湍流减阻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湍流边界层近壁区人为引入的规则流向涡后,多尺度相干结构的相位平均波形的前半周期的负相速度幅值显著变小,后半周期正相速度幅值显著变大。相干结构的后半周期压缩——拉伸强度更大,呈现较为典型的缓冲层相位平均波形,说明缓冲层增厚。加热还使得近壁区域相干结构的发生概率提高,各尺度流动结构的平坦因子显著增加,多尺度相干结构的湍动能占有率明显提高,流动结构的相干性增强;子波系数的PDF明显变宽,因而增加了近壁区中湍流多尺度流动结构的间歇性和有序性,产生减阻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