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策理论模型下的招标机制与投标策略研究
【6h】

对策理论模型下的招标机制与投标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建设市场的交易方式--招标投标机制

1.2.1招标投标的理论体系

1.2.2招标投标与拍卖的关系

1.2.3招标投标的本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1.2.4我国建设市场交易方式的发展趋势--最低价中标法

1.3研究的理论依据

1.3.1拍卖理论及其最新进展

1.3.2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及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1.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1.4.1研究现状--招标投标与拍卖的主流理论

1.4.2存在的主要问题

1.5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投标人风险厌恶时的投标策略研究

2.1引言

2.2基准点模型(BM)的投标策略

2.2.1密封第一价格拍卖和荷兰式拍卖的均衡报价策略

2.2.2密封第二价格拍卖和英国式拍卖的均衡报价策略

2.3效用函数与风险态度

2.3.1效用函数基本定义和定理

2.3.2风险态度的定义

2.3.3投标人的效用函数和风险态度

2.4风险厌恶时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方式下的均衡投标策略

2.4.1原理

2.4.2均衡投标策略

2.5风险厌恶时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下的均衡投标策略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投标人之间非对称时的投标策略研究

3.1引言

3.2两种假设的概率分布

3.2.1第一种假设情况

3.2.2第二种假设情况

3.3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方式的均衡报价

3.3.1基本模型

3.3.2两个概念

3.3.3均衡报价

3.3.4投标报价特征的进一步分析

3.4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的均衡投标策略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投标人合谋时的投标策略研究

4.1引言

4.2合谋机制

4.2.1单边支付机制

4.2.2排序机制

4.2.3随机选择机制

4.3招标方式与投标人的合谋机制

4.3.1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方式下的合谋机制

4.3.2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下的合谋机制

4.4合谋集团(Cartel)的投标策略

4.4.1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方式下的投标策略

4.4.2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下的投标策略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招标人最优招标机制的设计研究

5.1引言

5.2招标机制设计

5.2.1基本模型

5.2.2收益等价定理

5.2.3最优机制设计

5.3风险厌恶时的最优机制

5.3.1投标人风险厌恶时的最优招标机制

5.3.2招标人风险厌恶时的最优招标机制

5.4影响招标结果的其他两个重要因素

5.4.1投标人之间非对称时

5.4.2投标人之间信息关联时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招标机制的若干拓展研究

6.1引言

6.2招标人对付合谋的机制研究

6.2.1合谋情况下的最优保留值

6.2.2对付合谋的两种策略

6.3两种密封招标方式的对比研究

6.3.1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方式下的“隐瞒报价”策略

6.3.2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下的“真实报价”策略

6.3.3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两种密封招标方式的效率

6.4密封第二价格拍卖方式的招标模式研究

6.4.1密封第二价格招标方式运行的基本条件

6.4.2密封第二价格招标模式及运作方式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招标人最优施工合同类型的选择研究

7.1引言

7.2契约经济学中的两个概念

7.2.1完全合同

7.2.2不完全合同

7.3施工合同的种类与经济特征

7.3.1固定价格合同(Fix-Price contract)

7.3.2可调价格合同(Adjust-price contract)

7.3.3成本加酬金合同(coxt-plus contract)

7.4基于履行成本的最优施工合同研究

7.4.1基本模型

7.4.2最优施工合同

7.5本章小结

第八章给定招标机制下的竞标模型及工程应用

8.1引言

8.2投标报价的几种博弈模型

8.2.1静态贝叶斯博弈

8.2.2顺序博弈

8.2.3重复博弈

8.2.4合作博弈

8.3最低价中标法的竞标博弈模型及应用

8.3.1投标博弈模型

8.3.2 Nash均衡报价策略

8.3.3工程应用实例

8.4设有复合标底时的投标报价策略及应用

8.4.1数学模型

8.4.2模型求解

8.4.3工程应用实例

8.5本章小结

第九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关于招标投标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集中在决策理论方面。本文以招标投标与拍卖理论中的对策理论模型为基础,从博弈论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基于对策理论模型的投标人的投标策略和招标人的招标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1)以标准IPVM模型为基础,把影响招标投标的几个重要因素,如投标人的风险态度、投标人的类型、以及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可能存在合谋行为等因素引进了基本的拍卖模型IPVM中,分别进行了相应的拓展研究。这些拓展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本的拍卖模型过于理想化的局限性,使模型更加符合现实的经济环境。 (2)重点研究了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合谋行为,从有效性和激励相容性的角度对常见的三种合谋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招标机制下投标人可能采用的合谋机制,建立了此时合谋集团的投标策略模型。同时针对投标人的合谋行为,提出了招标人对付投标人合谋行为的两种策略,这两种策略均能够有效地使投标人的合谋行为难以维持。 (3)在最优机制定理基础上,拓展研究了影响招标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得出在不同情形下招标人的最优招标机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对密封第二价格招标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该机制是比密封第一价格招标更有效率的方式,提出该机制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机制,并对其运做模式进行了探讨。 (4)对于最优施工合同的选择,突破了传统的激励合同的思路,提出了考虑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发生工程变更等超出合同的事件,而导致事后双方在不对称信息下谈判所引起低效率损失等履行成本,建立了基于履行成本的全过程总成本最低的最优合同模型,并定性和定量地研究了此时的最优合同,为招标人在招标阶段选择合同类型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5)对我国工程界正在推行的最低价中标法,建立了基于最低价中标法的报价模型和均衡策略;以及针对目前我国工程界招标广泛采用设置复合标底的方式,建立了基于复合标底方式的报价模型。这些报价模型可以为投标人提供科学地、理性地报价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