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6h】

“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导 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环境退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

1.2.2国外研究

1.3研究思路

第二章 经济原理分析

2.1环境经济学基本概念

2.1.1三个经济学原理

2.1.2消费者、工业生产者和发展模式的关系

2.2消费者的选择

2.3工业生产者的选择

2.3.1传统工业与环境产业的投入产出

2.3.2"先污染,后治理"现象解析

2.4其它影响因素

2.4.1科技发展

2.4.2国际间贸易

2.4.3国民收入差异

2.5小结

第三章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3.1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3.1.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述

3.1.2EKC的理论分析

3.1.3EKC的实际意义

3.2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两个推论

3.3其它形式的EKC

3.3.1同步关系

3.3.2"U"形关系

3.3.3"N"形关系

3.3.4小结

3.4基于环境退化和污染治理的EKC分析

第四章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1中国环境评价

4.1.1环境污染状况

4.1.2生态破坏情况

4.1.3环境损失

4.2中国的EKC曲线

4.2.1数据来源

4.2.2中国的EKC

4.2.3中国EKC折点

4.3中国EKC影响因素分析

4.3.1人口因素

4.3.2产业结构

4.3.3环境保护投资

第五章 对策建议

5.1建立科学、全面的核算体系

5.2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

5.3调整工业结构

5.3.1政府扶持环境产业的发展,保障环境产业的收益

5.3.2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5.3.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制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外资政策

5.4发展生态农业

5.5加强和改进环境管理

5.5.1政策方向调整

5.5.2启用新制度

5.6建立公平的分配体系,减小收入基尼系数

第六章 结束语

6.1主要工作成绩

6.2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对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现象进行解析。首先通过经济理论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现象存在的必然性,而后通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讨论并建立中国自己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进一步剖析这一现象,相当于先进行逻辑实证、而后利用归纳总结来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规律性,最后通过整个分析过程得出控制这一过程的方法。 在经济分析中,将社会主体分为两个部分:消费者和工业生产者,作为一种工业发展模式“先污染,后治理”由消费者和工业生产者双方共同决定。消费者和工业生产者共同的行为准则是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导致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过程。通过利用“供需平衡”和“投入产出”两个理论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在一定时期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不可避免的。 某些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之间经常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许多学者将其定义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EKC),并将其运用到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的解释之中,但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本身并不完善。本文利用现有数据建立了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同时对未来CO2和COD排放量进行预测,得出结论:近期内,CO2排放量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增加;而COD的排放量已经趋于稳定,只会有略微增加。 根据前面所作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可以采用的一些缓解“先污染,后治理”的手段和措施。最后,本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了修改意见:健全指标体系、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考虑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完善计量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