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变形协调分析
【6h】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变形协调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主要通过桩体的置换作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控制地基沉降,增强地基稳定性。低强度桩包括水泥搅拌桩、水泥砂浆桩、高压旋喷桩、CFG桩等强度比钢筋混凝土桩低的多的素混凝土类桩。由于低强度桩的强度和成桩工艺的多样化及土体的离散性,导致了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复杂的工程特性。
   为了更深刻的理解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本文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分析、原位观测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加筋垫层、土体、上部荷载在复合地基中的相互作用,对整个复合地基的影响。
   分析过程,从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变形模式出发,建立了一组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变形及稳定性应力-应变协调方程。方程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桩-土-垫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了桩土应力比和等沉面深度的解析解,并进一步得出了桩和桩间土体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压缩变形量、桩体上刺入垫层、下刺入下卧土层的刺入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复合地基下卧土层的压缩变形量求和,最终推导出了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计算公式。进一步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了群桩中基桩的稳定性和挠曲变形特性。根据上述复合地基的应力-应变协调方程中得出的桩间土的受力状态,采用摩尔-库伦理论分析桩间土的绕桩破坏。通过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应变协调方程图表化,应用到工程实际设计中。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对低强度桩复合地基进行弹塑性分析。引入素混凝土弥散开裂模型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得出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破坏规律。通过路堤试验段的原位测试,对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的路堤进行包括沉降、测斜在内的全方位观测,证明了理论计算结果和数值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