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景秀渠阳——天津市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认知研究
【6h】

景秀渠阳——天津市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认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创新点

1.1.1 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创新点

1.2乡村文化景观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1.2.2乡村文化景观研究范围界定

1.2.3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概况

1.2.4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框架

第2章 乡村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2.1乡村文化景观结构层次分类研究

2.2乡村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系统研究

2.3乡村文化景观中人-地-文关系的复合体现

2.3.1人地关系的实质体现

2.3.2人文关系的本质呈现

2.4乡村文化景观认知与评价概念浅析

2.4.1乡村文化景观认知概念界定与研究

2.4.2乡村文化景观评价概念界定及研究

第3章 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价值探究

3.1宝坻区概况

3.1.1“京畿重镇”的区位优势

3.1.2“北国江南”的资源优势

3.1.3“人文宝地”的文化优势

3.2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3.3宝坻区乡村活态性文化的景观

3.3.1活态文化的概念辨析

3.3.2宝坻区乡村活态文化的景观现象

3.4宝坻区乡村社会性文化景观

3.4.1社会性文化的概念辨析

3.4.2宝坻区乡村社会性文化景观

3.5宝坻区乡村非活态性文化景观

3.5.1非活态文化的概念辨析

3.5.2宝坻区乡村非活态文化景观

3.5.3宝坻区乡村非活态文化景观分布特征

第4章 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评价

4.1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价值存在

4.1.1独特性价值

4.1.2多样性价值

4.1.3功效性价值

4.1.4美学性价值

4.2 乡村文化景观评价体系研究与搭建方法

4.2.1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2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个类资源价值比对评价体系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5.1结论

5.1.1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5.1.2文化开发,给予期待

5.1.3诸多不足,有待改善

5.1.4创新机制,完善思考

5.1.5理论借鉴,应用实践

5.2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核,是挖掘民族地域文化,增强文化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而乡村文化景观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因素在时、空维度中于人类活动的转译结果之一,且蕴含人、地、文三者的辩证关系。依据文化传承和发展与“人”的依赖性程度,将文化因素划分为活态性文化、社会性文化、非活态性文化三种类型,其在景观范畴物态呈现为活态性文化景观、社会性文化景观和非活态性文化景观。天津市宝坻区依托良好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条件,形成众多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类型,以文化因素及文化景观类型划分为基础,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田野考察、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景观价值评价体系搭建等方法,对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价值完成由初期认知、系统认知、整体认知和扩展认知四个阶段。通过对宝坻区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进行探究,梳理景观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进而总结现阶段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手段,对强化地域文化的辨识度和价值共识,保持文化景观建设平衡深入开展,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