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产业转移区位因素分析——以中国为例
【6h】

国际产业转移区位因素分析——以中国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国际产业转移

第一节国际产业转移概述

第二节国际产业转移区位理论文献综述

第三节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区位选择

一、全球FDI区位分布与产业结构

二、国际产业转移区位选择

第四节国际产业转移区位因素分析

第三章国际产业转移区位因素计量研究:以中国为例

第一节变量定义与假设

第二节数据来源与计量方法

第三节结果分析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各国对FDI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然而FDI供给的增长却有限,因此各国对FDI的争夺必定是激烈的。2004年,由于受高端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影响和服务业离岸外包的驱动,全球FDI出现恢复性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国际转移带动的FDI,为各国获得稳定和高质量的FDI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竞争。 二战后,全球发生了三次产业转移浪潮。从产业结构来看,先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转移区位来看,是从相对发达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推进。这种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是由参与国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决定的,而国家之间生产要素及市场需求等禀赋的差异则是参与国竞争优势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区位的因素主要是被转移国的禀赋。那么,我国若要有效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就应了解国际转移产业区位因素,具体分析我国的禀赋条件,以获得更多FDI。 本文从国际产业转移区位理论出发,首先对世界范围内国际产业转移作一个总体的概述;然后对有代表性的国家(以美国和日本为考察对象)的海外产业转移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其国际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因素;最后利用中国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以上区位因素进行了验证。本文认为:被转移国的市场容量、生产基础及配套能力、劳动力成本、高素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商业运营环境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位因素,但以上因素对不同产业的转移区位选择影响程度不同。针对以上因素分析,本文对我国如何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共四章,除绪论部分,第二章首先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概述,然后回顾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和相关理论及文献,并以美国和日本海外产业转移为例,讨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第三章利用中国数据对国际产业转移区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第四章为结论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