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贫困:文化断裂背景下制度的边缘性后果——基于我国农村区域贫困的分析
【6h】

贫困:文化断裂背景下制度的边缘性后果——基于我国农村区域贫困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

导 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贫困文化内涵

第一节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的层次结构

二、文化结构系统的自组织

第二节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不流动

一、穷人的生活方式

二、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不流动

三、不流动的后果

第三节穷人的核心价值观:土地至上

一、对贫困文化的质疑

二、贫困地区的典型:走近贫困

三、贫困人口的核心价值观

四、“面子要紧”是贫困文化的基本假设

第四节贫困文化与穷人的行动逻辑

一、穷人的理性:“生存第一”是其行为的主导动机

二、穷人的经营之道

第五节贫困文化的性质和功能

一、贫困文化的性质

二、贫困文化的功能

三、贫困文化能够加剧贫困主体的文化贫困

四、小结

第二章贫困文化: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的一种边缘文化

第一节文化的正态分布与边缘文化

一、文化的正态分布

二、对边缘文化的再思考

第二节现代社会对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

一、工业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革命性动力

二、现代社会对人类共同问题和困境的解决方式及其态度

第三节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结构

一、流动性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状态的本质特征

二、财富最大化是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改善自我是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假设

第四节贫困文化是中国转型期现代社会的边缘文化

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界定

二、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贫困文化是中国转型期社会的一种边缘文化

第三章制度:主流文化的另一种垄断

第一节制度是主流文化的反映

一、制度的文化宣示功能

二、制度的文化整合功能

三、制度的文化灌输功能

第二节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一、追求公平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因

二、政府是制度供给的主体

三、制度经济绩效具有选择性

第三节垄断收益——制度程序不公中的红利

一、制度中的程序公平问题

二、制度程序不公中的垄断收益

第四章贫困——文化断裂背景下制度的边缘性后果

第一节文化断裂与穷人的文化境遇

一、关于文化断裂的理解

二、贫困文化的断裂性

第二节文化断裂与制度的边缘性

一、制度的边缘性

二、文化断裂下制度的边缘性效应

第三节制度的边缘性之社会排斥——以户籍制度为例

一、户籍制度的地域特权功能

二、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职业转移的困难和障碍

三、户籍制度下的教育不公平

四、户籍制度下就业身份的终身化和世袭化

第四节文化断裂下贫困的发生机理

一、人力资本是目前中国农村贫困的决定性制约变量

二、劳动力迁移和流动能够迅速提高穷人人力资本积累的效率

三、户籍制度:穷人的枷锁

四、文化断裂与贫困

五、余论

第五章社会支助与反贫困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社会支助的正当性

一、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使穷人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二、国家对穷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缺乏权利救济

第二节投资于穷人的组织能力建设

一、在社区发展中提升穷人的组织能力

二、同非政府机构合作以提高穷人的自我组织能力

三、广泛建立横向联系以拓展穷人的组织网络

第三节投资于穷人的教育事业

一、让穷人容易获得教育

二、重视和加强穷人的扫盲教育

三、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贫困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及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它不仅是人口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 现代经济学认为,制度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文化、制度和经济在文明社会中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体,“文化是制度之母”,同一制度对不同文化的主体可能表现出不同绩效,因之产生不同的局面(贫困和富裕)。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社会排斥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对于贫困成因,个人、社会、自然因素各有侧重。该研究从文化视角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解释贫困,以推进对转型期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文化和贫困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穷人拥有相同的文化,社会结构和整体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文化具有社会属性,贫困文化作为当前转型期中国断裂社会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本质特征是土地至上,其文化结构可以精解为“面子要紧—土地至上—不流动”。即贫困文化与“改善自我—财富最大化—流动”的社会主流文化之间是断裂关系,随着社会分化的日益加剧,其断裂程度将会加深。制度是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映,它不仅具有经济增长、政治管理和道德教化功能,还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但由于在制度选择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公平,制度往往成为主流文化的另一种垄断,并可以从中获取垄断收益。正是由于文化断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贫困人口处于制度的边缘,并产生制度的边缘性负效应——制度排斥和制度失意,最终使穷人难以获得资源和机会而陷入贫困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做出支助性的制度安排来改善穷人的组织和受教育现状,提高他们的政治谈判能力,诱使其贫困文化的变迁,以从根本上改变穷人的处境。因为,只有自我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发展,只有自我持续的脱贫才是真正成功的脱贫。 因此,贫困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而且也是一种选择(不管是自愿还是无奈),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文化断裂下的制度边缘性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体和社会双重因素引发了贫困,比贫困文化和社会排斥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相对贫困存在的必然性和绝对贫困存在的可能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