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代人物年谱研究
【6h】

明代人物年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关于本课题的选择

二、关于明代年谱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三、本课题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明人年谱概说

第一节 明人年谱的一般状况

1.1.1 明人年谱的编写活动

1.1.2 年谱的题名的多样化

第二节 明人撰写本朝人年谱的基本形式

1.2.1 明人年谱的体裁

1.2.2 年谱的类型

第三节 明人撰写本朝人年谱的谱主与作者

1.3.1 年谱的分类与作者

1.3.2 明人年谱的谱主群

第四节 从自撰年谱看明代年谱的发展

1.4.1 自撰年谱的出现

1.4.2 自撰年谱的编撰特点

1.4.3 自撰年谱的局限性

第二章 年谱的总体结构与正文写法

第一节 明人年谱的一般结构

2.1.1 明人年谱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年谱正文的基本编写方法

2.2.1 时间精确度的一般最低标准

2.2.2 年下记事,或总记一条,或按月分载

2.2.3 平铺直叙与纲目体的叙事方法

2.2.4 谱主姓名、籍贯及先世的记载位置

2.2.5 眉批、行间评点及随事论说

第三章 明人年谱的序跋与凡例

第一节 年谱的序跋

3.1.1 序跋的一般写法

3.1.2 年谱序跋的内容

3.1.3 年谱编撰的整体思路

第二节 关于年谱的评价

3.2.1 对年谱的价值等给予评论

3.2.2 介绍作者与谱主及其年谱的关系

3.2.3 表达序跋作者由年谱所引发的感想和主张

第三节 明代年谱的凡例

3.3.1 明人年谱的凡例理念

3.3.2 凡例内容

第四章 年谱中的珍贵史料

第一节 明代社会各阶层状况

4.1.1 会各阶级、各阶层的状况

4.1.2 政治状况

第二节 明代的经济史料

4.2.1 土地占有与赋役征收

4.2.2 货币制度

第三节 明人年谱反映的政治制度

4.3.1 官僚制度

4.3.2 军事制度

4.3.3 人民反抗官府的斗争

4.3.4 对外关系

第四节 科举教育与风俗文化

4.4.1 学校及科举制度

4.4.2 社会风俗

4.4.3 思想文化

第五章 年谱的续补与附录

第一节 明人年谱的续修与补订

5.1.1 明代续修年谱的参与者

5.1.2 明人年谱的续补内容

5.1.3 续补年谱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明人年谱的附录

5.2.1 附录的位置

5.2.2 附录的编撰

5.2.3 附录的一般内容

5.2.4 附录的特殊内容一附言与插图

第三节 明人年谱附录反映的明人理念

第六章 明人年谱的文献学价值

第一节 年谱对《明史》的补正

6.1.1 对缺失传记得替代

6.1.2 对缺失资料的补充

6.1.3 对历史事件的补正

第二节 年谱对于明人传记的佐证

6.2.1 《朱赓传》与《叶向高传》

6.2.2 《程文德传》、《谭大初传》与《王锡爵传》

6.2.3 《杨继盛传》、《章懋传》与《秦纥传》

第三节 补正其他史籍

6.3.1 补正《弇山堂别集》

6.3.2 补充《万历起居注》

6.3.3 考证地方志

6.3.4 其他典籍对年谱的纠正

第七章 影响年谱编撰的因素

第一节 谱主身份对年谱的影响

第二节 写作动机对年谱的影响

第三节 内容繁简对年谱的影响

7.3.1 年谱篇幅对内容的影响

7.3.2 文字短少年谱不可忽视

第四节 晚出及后世重印年谱对年谱的影响

7.4.1 晚出年谱比早出者内容丰富

7.4.2 晚出年谱对早出本的勘正

7.4.3 重刊本年谱的影响

第八章 明人年谱与明人文集

第一节 文集与明人年谱的内容

8.1.1 明人文集保存较多的明代年谱信息

8.1.2 明人文集记录明人年谱的情况,也有助于对年谱的考订

8.1.3 文集保存的年谱信息,往往注重谱主的特点

第二节 文集与明人年谱的影响

8.2.1 文集资料对明人年谱的影响

8.2.2 文集中反映出明人年谱对于明代传记资料的影响

8.2.3 诗文集与年谱评价的新形式

第三节 文集与明人年谱的版本

8.3.1 保存于其他文献的年谱资料

参考书目

附表

后记

展开▼

摘要

年谱是按时间顺序记述谱主一生事迹的史书,实为一种特殊的人物传记。它以谱主为中心,年月为经纬,比较全面细致地记述谱主一生事迹。
   学界以往多认为年谱之作始于宋代,但从年谱体的主要特征看,宋以前实已有年谱之出现,至于宋代,出于时代的需要,文人经年纬月整理前代文人的成就,年谱体史书开始成熟。此后数百年间,体例日趋完备,数量明显增长。延至明清,进入大发展时期,年谱之撰写出现了空前的规模,成就更超越前代。明代开启了中国年谱编撰史上承前启后、繁荣创新的新阶段,仅在数量规模上成就卓著,在编撰宗旨、理论方法、体裁类型、体例结构各方面都独具新意,超越前代,在中国古代谱牒发展史中具有引人注目的典型意义。
   本课题在充分调查明代年谱的编写、收藏与流通活动的基础上,分章节对明代年谱的一般情况和基本发展脉络作出初步介绍,对明人年谱的谱主与作者情况、自撰年谱在明代的发展特点作出分析。搜集大量资料,提出明人年谱较宋元时期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表现于年谱题名的自主多样,谱主阶层的扩大,年谱类型的多样以及自撰年谱的大量出现。本文充分注意到近代以来,学者划分年谱类别的分歧,以与年谱的关系为标准,将年谱作者划分为谱主作者和非谱主作者两大类,详列不同年谱类型,说明明人年谱在编撰上的一般结构与写作方法,证明按年系月的年谱体例成熟于明代。同时指出,由于明人修撰年谱的背景、方法有所不同,年谱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说明年谱是表现明代知识分子个性的典型体裁。本课题依次介绍明人年谱的编撰内容与特点,揭示年谱序跋中包含的丰富思想以及年谱附录的重要地位,提出明代年谱是我国年谱编撰规范化的重要阶段。笔者在大量搜求年谱史料基础上,分类说明明人年谱的重要价值与文献学地位。揭示明人有关年谱撰写的重要论述和理念和交游活动。说明明人年谱不仅是明代社会生活动细化与缩影,并且由于系统保存了大量的真实、生动、详细的自述和描写而成为我国人类学、心理学、家庭学、人口学等学科研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本文并借助明代官修正史、明人文集、明代地方志以及其他传记类文献对明人年谱作出对比、校勘和考证,提出注意近年来新修的明人年谱在内的多种修订本、增补本、新编年谱等,对散乱年谱文献进行力所能及的考订与质疑;说明明人年谱的局限性和年代模糊、资料阙欠、史事不清等必然弱点,指出应客观适度地评价和利用明人年谱。
   本文在对年谱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并制作一套表格记录明人年谱的有关信息,如《各代始修年谱谱主数统计表》、《各代撰写明代人年谱统计表》、《各代撰谱统计表》、《明代有谱人物情况表》、《明人撰写本朝人年谱情况表》、《明人自撰年谱表》、《明代年谱别称表》,《有谱明人籍贯分布表》等,通过对历代撰写明人年谱、明代有谱人物、修谱于明代人物的生卒、科举、籍贯、身份以及年谱题名、卷帙、作者与谱主关系等信息的全面介绍和对比分析,得出明代修谱兴盛于历代,16世纪至17世纪前半期是明人年谱撰写自活跃时期,明代修谱活动仍主要发生于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中,谱主经济条件直接影响了年谱的编写,以及籍贯为江南、浙江、徽州等沿海地区的人对编写年谱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内地省份的知识分子。此外本表搜集的有关谱主年龄的信息表明,明代有谱的知识分子的寿命高于明代的平均寿命,也远高于中国历代人口的平均寿命。本文对各表提供的信息并作出初步分析,方便学人与读者对明人年谱的理解与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