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及GM(1,1)预测模型构建
【6h】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及GM(1,1)预测模型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内容

1.2.1 本文研究内容

1.2.2 本文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研究背景

1.3.1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3.2 灰色理论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

第一节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2.1.1 全球范围内的道路交通事故简介

2.1.2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展及现状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因素分析

2.2.1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2.2.2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研究

2.3.1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基本程序

2.3.2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特点

第三章 灰色预测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构建原理

第二节 GM(1,1)模型构建原理

3.2.1 数列累加与数列累减

3.2.2 GM(1,1)模型的几种形式

3.2.3 GM(1,1)模型精度检验

3.2.4 GM(1,1)模型预测

第三节 GM(1,1)模型构建步骤

第四章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GM(1,1)预测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次数GM(1,1)模型

4.1.1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数灰色GM(1,1)模型

4.1.2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数灰色GM(1,1)模型预测检验

第二节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GM(1,1)模型的构建

4.2.1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GM(1,1)模型

4.2.2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GM(1,1)模型的比较

4.2.3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

第三节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GM(1,1)模型的构建

4.3.1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GM(1,1)模型

4.3.2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GM(1,1)模型预测检验

4.3.3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GM(1,1)预测检验模型的改进

4.3.4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的预测

第四节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直接损失GM(1,1)模型的构建

4.4.1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直接损失数据的处理

4.4.2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直接损失GM(1,1)模型

第五节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次损失GM(1,1)模型的构建

4.5.1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次损失GM(1,1)模型

4.5.2 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次损失灰色马尔可夫模型

4.5.3 平均次损失GM(1,1)模型与灰色马尔可夫GM(1,1)模型的比较

第五章 道路交通事故GM(1,1)预测模型的评价及应用

第一节 GM(1,1)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评价

5.1.1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评价标准

5.1.2 道路交通事故GM(1,1)预测模型的评价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GM(1,1)预测模型的使用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快速膨胀,居民出行方式的机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社会对机动车越来越依赖,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秩序、阻碍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问题。了解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各个因素以及其相互间作用,掌握交通事故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科学评价、规划以及决策的基础。同时,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也与机动车辆保险产品设计、费率厘定、赔偿给付、产品收益率等息息相关。因此,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对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及灰色系统理论的建立、发展、特点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历史数据的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形势及发展趋势。从人、车、路、环境等不同角度分析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对影响一个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宏观因素进行归纳,并对其之间相互作用与联系进行分析。而后,文章根据灰色GM(1,1)建模原理及方法,基于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历史数据,对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损失及平均次损失等指标建立预测模型,对天津市道路交通事故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解决实际建模中遇到的数据处理、模型精度、样本选择等问题。根据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评价标准对GM(1,1)预测模型进行评价,并对GM(1,1)道路交通事故进行预测模型的优势、不足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归纳总结,为GM(1,1)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普及提供依据。最后,结合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因素及交通事故预测的特点,为保险公司机动车产品的开发、定价等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