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制度研究
【6h】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安排

四、资料范围

第一章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选拔流变

第一节 明代庶吉士制度的确立及馆选

一 明代庶吉士制度的确立

二 明代的馆选

第二节 顾治康熙年间的馆选

第三节 雍正至光绪年间的馆选

一 朝考的类别及新进士朝考的性质

二 雍正年问的馆选

三 乾嘉年间的馆选

四 道光至光绪年间的馆选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清代馆选诸问题

第一节 分省馆选问题

一 分省馆选的确立

二 分省选拔的不平衡性

第二节 年龄问题

第三节 朝考诸问题

一 朝考内容

二 从朝考入选到朝考分等之变化

三 一甲进士朝考问题

第四节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人数考辨

一 问题的提出及统计的依据

二 王彦是否是《馆选录》等没有收录的庶吉士?

三 康熙九年庚戌科庶吉士中有无“陈瑄”?

四 直接授职翰林的二甲进士

五 因修书赏赐庶吉士的人数

六 由博学宏词改为庶吉士的人数

七 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改为庶吉士的人数

八 废科举之后授庶吉士资格的人数

第五节 二甲、三甲进士入选庶吉士比例问题

第六节 会试覆试

一 会试覆试制度的确立

二 对会试覆试制度的简短评价

三 会试覆试在馆选中的功用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的培养

第一节 明代庶吉士的培养

第二节 清代庶吉士的隶属关系及培养场所

一 清代庶吉士隶属关系

二 培养场所:由翰林院到庶常馆

第三节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分清汉书培养

一 庶吉士中习清书的对象及对习清书的年龄要求

二 顺治年间:习清汉书人数由大致各半到全部习清书阶段

三 康熙年间:习清书者占多数阶段

四 雍乾年间:清书占少数阶段

五 嘉道年间:从习清书占少数到停止习清书阶段

第四节 翰林院庶吉士培养内容

第五节 翰林院庶吉士之教习及馆课

一 翰林院庶吉士之教习

二 馆课

第六节 庶吉士请假问题

一 康熙后期翰林官、庶吉士告病回籍者休致

二 雍乾嘉年间对庶吉士请假制度的完善

三、庶吉士请假制度流于形式

第七节 小结

附录 清代新进士培养方式的沿袭与变革

一、清初沿袭进士观政制度

(一)清初推行进士观政制度

(二)观政流于形式

二、康熙后期新进士培养方式的变革:令新进士留京教习三年

(一)推行进士留京教习办法

(二)康熙后期留京进士培养方式的终结

三、雍正年间对新进士培养方式的探讨

四、乾嘉年间对新进士培养方式的确定

五、道光至光绪年间是推行定制阶段

六、小结

第四章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职

第一节 明代庶吉士的散馆授职

第二节 清代庶吉士散馆考试

一 考试地点

二 考试内容

三 散馆考试等次

第三节 庶吉士散馆授职类别

一 庶吉士散馆授职类别的确立

二 散馆授职类别

第四节 散馆授职问题

一 散馆革职问题

二 散馆仍留馆教习问题

三 一甲进士散馆改授问题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清代翻译科及翻译庶吉士

第一节 清代翻译科起始时间考

一 翻译科是否始于顺治年间?

二 对清代将顺治年间两榜满洲进士称作翻译进士的分析

三 翻译科始于雍正年间

第二节 翻译科的确立与发展

一 雍正、乾隆:翻译科初创时期

二 嘉庆至光绪:翻译科正常化、制度化阶段

第三节 翻译科类别

一 满洲翻译

二 宗室翻译

三 蒙古翻译

第四节 翻译科考试场次与考试内容

第五节 翻译科规模

一 翻译童试规模

二 翻译乡试规模

三 翻译会试规模

第六节 对翻译科的简短评价

第七节 清代翻译庶吉士制度

一 翻译庶吉士的选拔

二 翻译庶吉士的培养和任用

三 对翻译庶吉士制度的简短评价

第六章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待遇及身份

第一节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庶吉士的待遇

第三节 庶吉士之身份

结语

附表一 清代分省进士人数统计表

附表二 清代分省庶吉士人数统计表

附表三 清代分省进士、庶吉士人数对比统计表

附表四 清代会试覆试总表

附表五 清代散馆等第名次及授职表(包括一甲进士)

附表六 《词林辑略》散馆授职弄错之中表

附表七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职统计表

附表八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最高职位统计表

附表九 清代一甲进士官至最高职位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翰林院庶吉士制度是清代重要的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制度,对清代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运用历史考证的方法,结合统计等方法,对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制度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并对庶吉士制度作出合理的评价。
  庶吉士制度创立于明代,清承明制,并对庶吉士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明代由内阁会同吏部、礼部选拔庶吉士,报皇帝认可。清初由内院会同吏部、礼部选拔部分进士,加以考试,然后皇帝从中钦点庶吉士。雍正年间对选拔办法进行改革,主要是创立朝考制度。每位进士要参加朝考,不仅二甲、三甲进士要参加朝考,一甲进士也要参加朝考。皇帝主要根据朝考的等第名次来选拔庶吉士。实行朝考制度前,三甲进士入选的庶吉士占半数以上,而实行朝考制度之后,二甲进士入选的人数超过半数,甚至占绝大部分。这反映推行朝考制度以来,在馆选中,更重视进士的文词和书法。
  朝考制度的确立,正式否决了内阁在馆选上的初选权,即不再需要内阁会同吏、礼二部选拔部分进士加以考试筛选。不仅否决了内阁的初选权,而且进一步剥夺大臣在馆选时的保举权。雍正年间,大臣的保举在馆选时起有较大作用。入选者一般需大臣保举,没有保举而入选庶吉士被视为“异数”。乾隆年间先后停止大臣的保举权、拣选权,完全由皇帝一人钦定。
  通过对馆选办法的考察,可以发现,皇帝逐渐把选拔权控制在一己之手。这反映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明代不是每科都选拔庶吉士,每次选拔二三十人,甚至不到十人。从永乐至崇祯的56科馆选,取中1322名庶吉士,平均每科取中庶吉士23.6人。按这56科进士总数16138人来算,平均12名进士取中1名庶吉士。如按明代进士总人数24599人来算,18名进士取中1名庶吉士。清代不仅每科选拔庶吉士,而且一般选拔人数较多。清代共开科112科,取中进士26849人,庶吉士5716(或5717人),平均每科51名庶吉士,平均4.7名进士就取中一名庶吉士。可见,明代庶吉士的规模相对比较小,而清代取中庶吉士的比例高,规模大。由于明代庶吉士规模小,出仕优越,庶吉士就有“储相”之称,而清代由于庶吉士规模庞大,升迁较难,庶吉士就没有“储相”之称。
  馆选一般既照顾各省均有庶吉士,又要选拔文词优异者为庶吉士。相对来说,江南士子更擅长文词,因此,江南士子入选庶吉士的人数就较多,仅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的庶吉士占总数的37%。
  清代加强对庶吉士的管理和培养。明代和清初,没有培养庶吉士的专门场所,是在翰林院培养庶吉士。雍正年间,设立培养庶吉士的专门场所——庶常馆。清朝不仅委派大教习,也分派小教习,并时常对庶吉士考课。清初对庶吉士的考课有“馆试”和“院试(阁试)”两类;清中后期就没有“馆试”、“阁试”之名,而只有“大课”、“小课”之名。由大教习定期对庶吉士“大课”就相当于以前的“馆试”。“小课”则可能是由小教习负责的考课。庶吉士不再赴内阁考试。
  清代庶吉士分派学习清书、汉书。这是清代培养庶吉士的一大特色。顺治、康熙年间习清书的人数一般要多于习汉书的,甚至数科庶吉士全部习清书。随着满洲的不断汉化,习清书的人数不断减少,因此,到了道光年间,停止分派庶吉士习清书。
  清代庶吉士中还有一特殊部分。雍正年间创设翻译科,对象是八旗士子。道光年间开始从翻译进士中选拔庶吉士,加强八旗士子在翰林中的地位。由于仅选拔了43名翻译庶吉士,因此,难以改变八旗士子在翰林院的弱势地位。
  庶吉士虽非官职,但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官员的待遇。在人们的心目中,庶吉士已是官员身份。在清初,庶吉士有俸禄,至少在雍正之后,庶吉士应没有了俸禄,但给予一定廪饩和其它补贴。
  庶吉士培养的时间一般是三年,遇恩科则提前散馆。选拔、培养庶吉士的目的主要是为翰林院输送人才,因此,庶吉士散馆的主要去向是留在翰林院。有清一代多达60%的庶吉士授职翰林官。留馆者,二甲进士授编修,三甲进士授检讨。出馆者为科道、部属、知县等官。
  庶吉士制度是适应清代的政治制度的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制度。推行这一制度为清朝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清代比较有影响的大学士大多出身于庶吉士,如张廷玉、尹继善、陈宏谋、曾国藩、李鸿章等。各部院尚书由庶吉士出身的也占有较大比例。
  受政治体制的限制,庶吉士的出路较窄。留在翰林院者,在清前期升迁较快,但清后期,由于翰林人数培增,翰林官壅滞,仕途难以疏通,导致人才浪费。这是体制的问题决定的。
  庶吉士制度从选拔到培养、散馆都存在问题。由于殿试、朝考过于重视书法,因此,所选庶吉士不一定是文词优异者,一些擅长文词者,因书法不佳而不能入选庶吉士。在培养上以诗赋为主,在任用上以诗赋考试优等者留馆。通过此途培养出来的官员缺乏处理政务的能力。
  尽管庶吉士制度存在或这或那的弊端,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推行这一制度,确实为清王朝选拔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级文职官员。庶吉士制度也为当今选拔、任用干部的制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