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原产地规则——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下发展中国家的研究
【6h】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原产地规则——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下发展中国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贸易协定

1.2.2 原产地规则

1.2.3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

1.3 相关研究述评

1.3.1 原产地规则相关研究述评

1.3.2 国际垂直专业化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篇章结构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原产地规则概述

2.1 原产地规则的概念与分类

2.1.1 原产地、原产地规则与原产地制度

2.1.2 原产地制度的内容

2.1.3 原产地规则的分类

2.2 原产地规则的判定标准

2.2.1 完全原产产品的认定情形

2.2.2 部分原产产品的原产地判定标准

2.3 原产地规则的相关理论

2.3.1 原产地规则影晌生产成本

2.3.2 原产地规则改变生产和贸易模式

2.3.3 原产地规则的贸易保护作用

2.4 原产地规则的国际多边协调历程

2.4.1 《关税法案》

2.4.2 1947年关贸总协定第九条

2.4.3 国际商会1953年方案和GATT1958《原产国标记推荐书》

2.4.4 1974年《简化海关手续的国际公约》(《京都公约》)

2.4.5 乌拉圭回合中的《原产地规则协议》

2.5 原产地规则的国际比较

2.5.1 全球各地区的原产地规则概况

2.5.2 原产地规则的定性比较

2.5.3 原产地规则的定量比较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垂直专业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及展

3.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3.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概述

3.1.2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3.2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3.2.1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与深化

3.2.2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3.3 原产地规则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

3.3.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与诉求

3.3.2 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动因与诉求

3.3.3 原产地规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垂直专业化中的作用

3.3.4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垂直专业化背景下原产地规则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意义

4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展中国家的原产地规则:理论分析

4.1 模型基本假定

4.1.1 经济体基本假设

4.1.2 比较优势边界的设定

4.1.3 三国贸易模式的假定

4.1.4 经济体优惠贸易领域的设定

4.2 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的短期静态分析

4.2.1 中间投入品生产部门

4.2.2 最终产品需求函数的设定

4.2.3 最终产品市场均衡、原产地规则与中间品需求

4.3 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的长期动态分析

4.3.1 中间投入品生产部门长期生产函数的设定

4.3.2 本国各产业部门长期发展动态

4.4 小结

5 原产地规则影响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原产地规则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产业层面的跨区比较分析

5.1.1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及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5.1.2 产业部门层面的原产地规则严格性分析

5.1.3 不同自由贸易区中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绩效分析

5.1.4 小结

5.2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的行业层面考察——对NAFTA发展中成员墨西哥的案例分析

5.2.1 行业类别的筛选

5.2.2 国际垂直专业化下墨西哥的中间投入品产业发展绩效分析

5.3 原产地规则与东亚地区的产业发展

5.3.1 东亚地区的产业发展特征

5.3.2 东亚地区的原产地规则及其对东亚产业发展的影响

5.4 总结性评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尚需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垂直专业化深入发展并引起了生产链条的国际分布。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开辟其产业培育路径及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而适当的原产地规则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区域一体化中既能维系区域内的有效合作、又能避免弱化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关键因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不断强化的国际环境中,发展中经济体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通过制定适当的原产地规则以发挥一体化的积极作用、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理论依据,并通过经验分析进行验证,为发展中国家在一体化中的原产地规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论文共分六章,除引言与结论外,正文由四部分构成: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原产地规则的概念与分类、判定标准、相关理论、国际多边协调历程及国际差异性。不同类型的自由贸易协定所制定的原产地规则差异性较大,原产地规则能够影响生产成本及资源配置效率、改变生产和贸易模式、具有贸易保护作用。
  第三章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又要不断的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通过利用原产地规则,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使得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扩大,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国生产部门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四章通过对包含原产地规则因素的三国模型的局部均衡分析,从短期静态和长期动态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宽松的原产地规则尽管在短期内对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投入品生产形成了冲击,但是随着高技术含量进口中间投入品数量的累积,长期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中间投入品生产技术的提高与产业规模的扩大;宽松的原产地规则同时提高了发展中国家中间投入品和最终产品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章选取墨西哥和智利进行产业层面的跨区比较,验证了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在制定原产地规则时考虑两国要素禀赋差异性和贸易结构互补性,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时普遍制定宽松的原产地规则以促进其产业成长;对墨西哥机械及电子设备类的中间投入品行业的分析直接验证了论文第四章的结论。东亚地区宽松的原产地规则与其产业内贸易密切相关。受益于宽松的原产地规则,优势零部件产业在东亚地区已得到快速成长。东亚地区应进一步放松原产地规则,促进区域优惠贸易利用率的提高,以期通过原产地规则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