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特定人群健身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及设计研究——以绵阳市主城区为例
【6h】

基于特定人群健身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及设计研究——以绵阳市主城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Candidate:Hailan Ma

Speciality: Industrial Design Engineering

Supervisor1:Li Changqi

Supervisor2:Li Junfeng

Date:May.31,20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1 概念界定

1.3.2 空间界定

1.3.3 范围界定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1 环境行为心理理论

1.5.2 空间生成论

1.5.3 POE 使用后评价理论

1.6.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特征的认知

2.1.1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2.1.2 城市公共空间特征

2.1.3 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属性

2.1.4 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2.1.5 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

2.2城市公共空间中使用群体行为活动研究

2.2.1 使用群体的特征分析

2.2.2 使用群体在公共空间的行为活动

2.2.3 使用群体在公共空间的行为心理需求

2.3 本章小结

3 空间使用效果及评价分析

3.1 调查研究概述

3.1.1 研究范围、对象、时间的确立

3.1.2 调查研究的主体问题

3.1.3 数据的调查方法和过程分析方法

3.2 特定人群健身活动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3.2.1 健身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3.2.2 健身活动通行特征

3.2.3 健身活动时间特征

3.2.4 健身活动人群特征

3.2.5 健身活动需求特征

3.3.1 健身活动空间评价因子模型的构建

3.3.2 评价问项的信、效度分析

3.3.3 评价问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4 评价项目的相关性分析

3.3.5 评价问项的回归分析

3.4.1 目前特定人群健身活动的影响

3.4.2 城市公共空间问题反思

3.5 本章小结

4 满足特定人群健身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

4.1.1 多元融合

4.1.2 活力营造

4.1.3 连续生态

4.1.4 智慧共享

4.2 特定人群健身活动下公共空间规划体系

4.2.1 空间定位

4.2.2 空间类型

4.2.3 空间结构与布局

4.2.4 空间规模

4.2.5 空间可达性

4.3 特定人群健身活动下公共空间量化指标

4.3.1 人均健身活动公共空间面积

4.3.2 步行可达性

4.4.1 建立有效的空间管理主体

4.4.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

4.4.3 健全城市设计过程

4.4.4 居民健身活动管理

4.5 本章小结

5 满足特定人群健身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5.1 以城市公园广场空间为导向的健身活动空间

5.1.1 整体性设计

5.1.2空间尺度与需求设计

5.1.3 空间要素设计

5.2.1 整体性设计

5.2.2 空间尺度与需求设计

5.2.3 空间要素设计

5.3.1 整体性设计

5.3.2 空间尺度与需求设计

5.3.3 空间要素设计

5.4 以居住小区为导向的健身活动空间

5.5 本章小结

结语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