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6h】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生态足迹模型出现的理论背景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5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生态足迹分析的理论方法及改进

2.1生态足迹分析的基本概念

2.1.1生态生产性土地与全球生态标杆

2.1.2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化处理

2.2建立生态足迹指标体系的原理与方法

2.2.1指标的概念界定

2.2.2指标设置的目标与原则

2.2.3指标筛选的思路与方法

2.3指标体系

2.3.1生态容量与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

2.3.2人类负荷与生态足迹(human load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2.3.3生态赤字/盈余(ecological deficit/remainder)

2.3.4全球赤字/盈余(global deficit/remainder)

2.4生态足迹计量分析方法

2.4.1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2.4.2 52个国家和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2.5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评价

2.6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

2.6.1可持续评价的四个改进模型

2.6.2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2.6.2利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评价

第3章成都市生态足迹的计算

3.1成都市概况

3.1.1人口问题

3.1.2资源问题

3.1.3环境问题

3.1.4经济问题

3.2成都市生态足迹的计算

第4章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

4.1成都市2001~2005年生态足迹相关指标的变化

4.1.1成都市2001~2005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

4.1.2成都市2001~2005年总生态承载力和总生态足迹的变化

4.1.3成都市2001~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和总生态赤字的变化

4.2基于改进模型下的成都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计算

4.3成都市生态足迹变化情况的讨论

4.4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讨论

4.4.1关于生态压力指数的提出

4.4.2关于可持续评价指标的选取

4.4.3关于评价指标等级的划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的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 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 本课题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全面地、系统地、动态地分析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建立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一套具有较强理论依据,又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及目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探讨建立生态足迹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利用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对成都市2001年至2005年5个年度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成都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对成都市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1年的1.1221hm2增长到2005年的1.191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1年的0.2902hm2减少到2005年的0.2580hm2。根据在改进模型下的指标计算结果,近5年来成都市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处于较贫穷落后的阶段,而且生态压力大,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性很差,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