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言文化学视域下的借词分析——以英语对阿拉伯语词汇的借用为例
【6h】

语言文化学视域下的借词分析——以英语对阿拉伯语词汇的借用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论文主旨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中主要概念的的界定

2.1 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

2.2 英语与西方文化

2.3 语言文化学的视角

第三章 英语中的阿拉伯语借词

3.1 英语中借入阿拉伯语词汇的领域

3.2 英语借用阿拉伯语词汇的方法

3.3 阿拉伯语借词在英语中的传播发展

第四章 从借词看阿拉伯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往史

4.1 古英语时期(公元1150年以前)

4.2 中古英语时期(公元1150-1500年)

4.3 现代英语时期(公元1500-1900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群体间虽然有着很多的时空阻隔,但是以民族、国家、地域等为区别特征的各个文化仍处于频繁的接触之中,从而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尤其是在世界环境更加开放的今天,即便某一个文化群体想自我封闭也挡不住其他文化的冲击。那么,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自然也会在文化的接触和交融中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融合。
  语言的接触必然会引发语言的演变,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语言的借用。语言借用又以词汇的借用为主。知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早在上世纪就指出了语言之间“借贷”的必然性。在跨文化沟通的过程中,不同语言常常需要借用吸收其他语言的某些成分,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据统计,当代英语的数以百万计的词汇中,80%以上来自于其他语种,而非其源头盎格鲁萨克逊语。
  传统观点常常将视角投放于拉丁语和希腊语对于英语的影响,却往往忽视了阿拉伯语的贡献。事实上,阿拉伯民族也以其卓越的成就,成为欧洲人广泛汲取知识的宝贵泉源。本文整理了英语吸收阿语词汇的领域,主要包括宗教、工农业、日常生活等。我们也是能从英语对于阿语词的借用面之广,管窥阿拉伯民族历史上的全盛景象。
  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英语中的阿源借词在吸收和引进过程中也必然会受到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音译”是最常用的引进借词的方法,但由于语音体系的不同,音译时必然会出现语音偏离的现象。本文首先将阿、英双语的语音系统进行了对比,再以此为依据,对英语借用阿拉伯语词汇的方式进行了分析。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更,英语中的阿语词汇也经历着相应的变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借词在群众中很快地普及,并完全融入英语当中;由于现代传媒的普及,一些阿拉伯语借词被蒙上更丰富的色彩;借词的传播也不断反映着若干文化背景的变更,当代的历史大事件甚至使借词的含义发生了增减。
  本文所采用的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将从语言现象中探寻其文化因由。英语对于阿拉伯语词汇的借用受到许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等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从英语吸收阿拉伯语词汇的时间来看,很能从阿拉伯民族与西方国家的历史交往上找到一些合理的解释。曾经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东西方频繁的贸易往来、欧洲文艺复兴期间对于外来文化的广泛吸纳,都对于借词的发展传播具有深刻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