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民营企业群为例
【6h】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民营企业群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1.5 本文特色

第2章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理论综述

2.1 治理的定义

2.2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

2.2.1 狭义上的定义

2.2.2 广义上的定义

2.2.3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框架

2.3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定义及现状分析

第3章 民营企业的典型治理结构模式的特点及比较

3.1 公司治理结构模型构建及因素解释

3.1.1 公司治理结构模型构建

3.1.2 主要因素解释

3.2 民营企业中存在的两种治理结构模式

3.2.1 家族制企业的界定

3.2.2 公司制企业的界定

3.3 家族化治理结构的特点

3.4 公司制治理结构的特点

3.5 民营企业典型治理结构分析比较

第4章 民营企业典型治理结构模式调查数据分析

4.1 调查样本的选取

4.2 两权合一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统计分析与结论

4.3 两权分离与决策科学性关系的统计分析与结论

4.4 企业决策民主化程度的统计分析与结论

4.5 企业的业务骨干的稳定性好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

4.6 家族制企业与现代公司制企业筹资难易的统计分析与结论

4.7 家族制企业与现代公司制企业规模大小的统计分析与结论

结论

致谢

附录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中国民营企业在这个过程之中从无到有又由小变大,它变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经济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现代的企业制度也处于越来越完善的过程,企业的规范化程度一直在提高。所以,对民营企业如何进行治理和其治理的结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
  许多民营企业在经历了两次创业后,随着WTO的加入,国际竞争的加剧,现正面临着第三次创业。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选择一种合理的治理结构对于民营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就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作者介绍了治理、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针对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两种治理结构形式——家族制和公司制,通过在不同情况下治理结构对于企业影响的分析,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治理结构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并从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决策方式,激励方式,管理、技术、生产、销售等业务骨干的稳定性和企业性质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公司制治理结构与家族化治理结构相比的优缺点。根据目前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激励不足问题,通过对激励方式的分析,为民营企业改善治理结构中的激励机制,完善治理结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