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概况与保护利用研究
【6h】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概况与保护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近代建筑遗产的界定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国内外保护利用研究

1.5.1 国外对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

1.5.2 国内对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和探索

第二章 成都近代建筑产生与发展

2.1 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

2.1.1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2.1.2 资源和建筑材料

2.1.3 社会背景

2.2 成都近代建筑发展历程

2.2.1 近代之前的历史沿革

2.2.2 成都近代建筑1860年至1949年的发展

2.3 成都近代建筑基本风格浅析

2.3.1 延续传统形式的近代建筑

2.3.2 中西合璧风格近代建筑

2.3.3 西式风格近代建筑

第三章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概况

3.1 成都现存近代建筑数量、分布与类型

3.1.1 遗存数量

3.1.2 遗存地理分布

3.1.3 遗存的分布特点

3.1.4 遗存类型

3.1.5 成都近代建筑遗存列表统计

3.2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保存与使用现状

3.2.1 建筑历史风貌

3.2.2 使用状态

3.3 具有代表意义的成都近代建筑

3.4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概况

3.4.1 保护工作的成绩

3.4.2 缺失的保护与错位的利用

第四章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形势与对策

4.1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面临的严峻形势

4.1.1 数量减少

4.1.2 质量较低

4.1.3 生存环境不佳

4.2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2.1 保护利用认识上的滞后和偏差

4.2.2 保护利用政策的欠缺与局限

4.2.3 保护利用管理机制与机构亟待健全完善

4.2.4 保护利用的技术管理与实施的监督不力

4.3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建议

4.3.1 提高建筑遗产的保护认识

4.3.2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3.3 调整优化管理模式

4.3.4 保护利用实施的建议

4.4 “危”与“机”的转化

4.4.1 国内外历史建筑的转化案例

4.4.2 机遇与挑战

第五章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初探

5.1 成都市锦江区康季鸿公馆的保护利用

5.1.1 康季鸿公馆历史背景与现状

5.1.2 保护利用的思路

5.1.3 保护利用的启示

5.2 祠堂街街区近代建筑群体保护利用探索

5.2.1 祠堂街区概况

5.2.2 祠堂街的区位优势

5.2.3 祠堂街改造利用意向

5.3 四圣祠北街街区教会建筑群体的保护

5.3.1 四圣祠北街街区概况

5.3.2 主要建筑

5.3.3 现状与保护探索

5.4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的探索

5.4.1 当前成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模式

5.4.2 针对当前成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模式的建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成都近代建筑遗产是成都近代历史的实物见证,对于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从成都城市的整体发展历史过程上来看,极具地域特色的成都近代建筑是成都从传统建筑走向现代建筑的一个过度转型阶段和承上启下的环节,是成都城市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这些年城市建设的推进,大量近代建筑的消失引起了人们广泛注意,如何去保护和利用现存为数不多的近代建筑遗产是一个很现实的课题。本文通过较全面的实地调研成都现存的近代建筑,对总体的数量、类型进行了统计。并对其保护利用现状做了各个层面的分析。并对一些有价值的近代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保护利用进行了初步探析。
  本论文首先阐释了成都近代建筑遗产的概念,并对其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做了界定。分析了成都近代建筑产生的背景和各种条件,回顾了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论文对成都近代建筑遗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从数量分布、建筑类型、保存及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成都近代建筑遗产的特色进行了相应的探析。
  论文通过对成都近代建筑遗产遗存状况的全面分析,列出了成都近代建筑保存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保护利用认识上的严重滞后和偏差、保护利用政策中的欠缺与局限、城市发展的压力与城市规划的保护不力、保护利用管理机制与机构亟待健全完善、保护利用维修保护的技术管理与实施监督不力、对科学合理的永续利用认识缺乏,不当利用较多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论文还对成都现存几处近代建筑遗产群体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些保护利用的一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