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宁南县白水河高位牵引式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及其灾害链研究
【6h】

四川宁南县白水河高位牵引式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及其灾害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研究现状

1.2.2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2.1 位置与交通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第3章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3.1 地形地貌

3.2 地层岩性

3.3 地质构造与地震

3.3.1 地质构造

3.3.2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3.4 水文地质条件

3.5 人类工程活动

第4章 滑坡体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4.1 滑坡体分布特征

4.2 滑坡基本特征

4.3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4.3.1 滑坡前部强烈变形区(Ⅰ区)变形发育特征

4.3.2 滑坡中部中等变形区(Ⅱ区)变形发育特征

4.3.3 滑坡后部一般变形区(Ⅲ区)变形发育特征

4.4 滑坡物质结构特征

4.5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4.5.1 滑坡变形形成机制分析

4.5.2 滑坡近期发育阶段

第5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5.1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5.2 滑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5.2.1 滑坡破坏模式分析

5.2.2 滑坡稳定性宏观分析

5.3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与评价及参数取值

5.4 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5.4.1 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的确定

5.4.2 计算数据准备

5.4.3 滑坡稳定性系数及设计工况下的剩余推力

第6章 滑坡发展趋势分析

6.1 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6.2 滑坡变形发展趋势

第7章 滑坡下滑后的次生灾害链分析

7.1 滑坡灾情分析

7.2 滑坡潜在危害分析

7.2.1 滑坡直接危害

7.2.2 滑坡堵河间接危害

7.3 其他危害方式分析

7.3.1 坡面滚石危害分析

7.3.2 坡面泥石流危害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四川省凉山州地区受地质构造、河流切割等因素影响,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坡度陡,多呈“V”型高山峡谷地貌。受地形影响,区域内小气候特征明显,短历时的集中强降雨频发,导致凉山州区内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极易发生。2012年6月27日至6月28日,宁南县境内普降大暴雨,导致县域内发生大量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公路掩埋等。也造成了普格至宁南县S212省道内侧的斜坡发生滑动,约有20多万方的滑坡物质剪出后在重力作用下顺坡体沟道冲向坡脚,形成的堆积体堵断公路。2012年8月16日再次发生大规模滑动,达70余万方滑体剪出后流向坡脚河床,崩塌造成过往人员死亡2人、失踪3人,公路阻断长达600余米,堵塞黑水河河道100余米、河水位突然上涨近4米形成堰塞湖,阻断交通15天。滑坡直接威胁滑坡体上居住的179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滑坡范围内的14户70余人。间接威胁黑水河下游沿岸众多厂矿、电站等资产近8亿元及近2万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该高位牵引式滑坡开展工程治理非常必要而紧迫。
  四川宁南县白水河高位牵引式滑坡位于黑水河右岸,滑坡在平面上整体呈“铲状”。该滑坡位于高陡的峡谷地貌区,滑坡地形上缓下陡,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临空条件;另一方面,陡缓交界的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坡脚剪应力集中超过其抗剪强度,在坡脚部位首先发生剪切破坏,且破坏将向坡体内部发展。滑坡区受到则木河断裂的影响,滑坡区岩体产状变化较大,小型构造较为发育,岩体较为破碎。根据现场调查,滑坡区域在2006年于原地形陡缓交界处开始出现拉裂变形,并出现小范围的垮塌;2012年6月28日,滑坡发生滑动垮塌,堵塞下部公路,并在滑动后缘形成新的临空面,坡体前缘裂缝进一步变形拉裂;2012年8月16日,再次沿着前缘临空面大规模发生滑动,堵塞下部公路和河道,并形成现状地形中的圈椅状滑床和陡壁,对上部滑体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临空条件,坡体中拉裂缝再次变形拉裂,形成多级错坎地形。该滑坡的失稳滑动是由前缘开始垮塌滑动,并形成新的临空面导致后部岩土体继续变形破坏的牵引式滑动模式。
  在2013年3月应急勘查的基础上,结合勘查期间的深部位移监测及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制定了对该高位滑坡采用钢管桩的应急处理方案+后期抗滑桩的综合治理两步走的总体治理措施,经应急处理试运行期间的监测数据,该高位滑坡变形得到遏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本论文对该高位滑坡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及成因机制等进行分析,并对滑坡的稳定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高位滑坡滑动形成滚石、坡面泥石流、堵塞黑水河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链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