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适应残障儿童的邻里公园共融游乐空间探析
【6h】

适应残障儿童的邻里公园共融游乐空间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 课题研究意义

1.1 理论意义

1.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现状分析

2.1 国外残障儿童游乐空间现状

2.2 国外无障碍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实践

2.3 国内残障儿童游乐空间现状

2.4 国内无障碍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实践

2.6 存在的问题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5 技术路线

6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7 课题的创新性

第2章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2.1 残障儿童年龄及类别界定

2.2 共融游乐空间

3 基础理论分析

3.1 不同类别的残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及尺度分析

3.2 不同年龄段儿童尺度及活动分析

3.3 残障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3.4 残障儿童与非安全环境因素

4 小结

第3章 无障碍游乐空间设计手法探讨

1 无障碍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1.1 无障碍设计概念

1.2 无障碍设计原则

2 无障碍设计的依据

2.1 人与环境景观的关系

2.2 人的需要及对无障碍景观的要求

3 关于残障人士的景观特殊要求

第4章 适应残障儿童的邻里公园共融游乐空间设计实践

1 优秀案例分析

1.1 美国圣安东尼奥的Morgan'S Wonderland(摩根乐园)

1.2 上海辰山盲人植物园

2 设计背景及项目概况

2.1 设计背景

2.2 项目概况及相关数据

3 设计理念及整体设计

3.1 设计理念

3.2 设计目标

3.3 空间营造

3.4 空间划分

3.5 整体设计

4 植物配置

5 游戏设施及专项设计

5.1 游戏设施

5.2 专项设计

6 道路与铺装设计

6.1 道路设计

6.2 铺装设计

第5章 结论和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渴望参与游戏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不论是正常儿童亦或者是有残缺的儿童。其实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于为人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使空间最大程度的满足于人的各种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园种类越发繁多,但是能够适应残障儿童的游乐空间却少之又少,大多数残障儿童对于户外游戏场是望而却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和精神内涵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能否适应残障人士,一个社会的进步必定会带来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也是对设计师们的一个考验。
  本文通过对残障儿童的生理、尺度以及心理等方面出发,多角度分析,整理归纳了残障儿童的各类资料及数据,从“以人为本”出发,针对现有游戏场存在的问题,基于无障碍及通用设计,提出了适应残障儿童的共融性游乐空间的概念,希望通过对无障碍设计的全面研究,对适应残障儿童的游戏空间加以理解,探索一个可供后期设计者使用的人性化游戏场设计参考。同时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残障儿童这一方面,从而为残障儿童探索到更多更好的游乐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