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主干路交通标志版面信息量阈值和密度阈值研究
【6h】

城市主干路交通标志版面信息量阈值和密度阈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交通标志版面设计与识认性研究现状

1.2.2 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量研究现状

1.2.3 交通标志密度阈值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交通标志识认性理论基础

2.1 驾驶员视觉工作原理

2.1.1 驾驶员视觉产生机理分析

2.1.2 驾驶员信息识别过程

2.1.3 信息量对驾驶员视觉认知的影响

2.2 道路交通信息的反应时间

2.3 认知负荷理论

2.3.1认知负荷理论基础概念

2.3.2 认知负荷的两个维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交通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量阈值实验

3.1 实验目的

3.2 交通指路标志设计与视频材料制作

3.2.1 交通指路标志图片设计

3.2.2 交通指路标志视频材料

3.3实验名词解释

3.4 实验方案

3.4.1 实验设计

3.4.2 实验流程

3.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5.1 数据提取

3.5.2 数据处理

3.5.3 数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交通标志密度阈值实验

4.1 传统的交通标志信息量计算方式

4.1.2 单义性和多义性交通标志定义

4.1.2 信息量计算方法及存在问题

4.2 改进的交通标志信息量计算方式

4.2.1 不同信息量类型分类

4.2.2 换算系数测定

4.2.3 交通标志信息量统一计算式

4.3 交通标志密度阈值实验

4.3.1 实验设计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分析

5.1 实际交通标志设置情况

5.2 交通标志信息密度计算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牌是城市交通出行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的交通标志的设计与设置能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前方道路状况和行驶条件信息,指引其安全行车。而现如今,我国的交通标志版面信息量和布设密度并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导致很多交通标志牌信息过载,影响行车安全。 本文首先运用After Effects视频软件和E-Prime心理学软件,模拟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视野中的交通标志牌由远及近的过程,研究被试者搜索目标路名的平均反应时间与反应正确率,得出驾驶员的平均反映时间和交通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量成正相关,反应正确率与版面信息量呈负相关,信息量从7条增加至8条时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得出交通标志版面信息量阈值为7条。 其次,对城市主干路常见的交通标志按照其信息量类型的不同分为了八类,通过实验得到八类交通标志的平均反应时间,计算出不同类型交通标志的换算系数 ,从而得到统一的路段信息量计算方法。通过交通标志密度阈值实验,得到合理的密度阈值为38条/公里,为交通管理部门布设交通标志给出了参考建议值。 最后,对成都市主干道—金牛大道路段的交通标志设置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计算其相邻交通标志密度,与密度阈值进行比较,对设置不合理的交通标志给出了建议布设间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