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分析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四种养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6h】

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分析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四种养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1.引言

2.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足迹理论概述

3.利用可持续发展模型评价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必要性

4.生态足迹分析的基本算法及消费分类法

5.生态足迹理论分析不同水产养殖模式的基本算法

6.四种养殖模式的生态足迹分析和评价

7.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的水产养殖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成为全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渔业乃至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和就业机会。但是,在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渔业资源的破坏和养殖环境的污染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桎梏。在此背景下,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对于水产养殖业中的资源消耗程度和利润产出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是寻找该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量化分析中,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以资源耗费量化估算为依据,对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分析方法。生态足迹理论的方法论主要分为综合法和成分法。其中,生态足迹成分法分析应用于对面积较小的资源消耗单位进行可持续发展量化计算,以进行资源耗费程度的抽象分析。本文对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进行了概述,并举出案例进行比较说明。同时,由于这种算法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对该理论及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修正办法。 在将生态足迹理论引入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工作中,本文对于上海水产研究所提供的四组水产养殖模型,即:池塘养殖、水泥池养殖、池塘+湿地养殖、陆基养殖模型分别采用成分法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同时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对这四种养殖模型进行了经济效益核算。在消除了模糊数据所带来的影响之后,所得到的结论是:综合经济效益和资源集约双因素分析,水泥池的暂养模式和陆基养殖模式,比较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但是,由于当前数据的不完全或缺少进行生态核算需要的项目,以及由于有关算法并不成熟、不完善,计算和评估结果存在不确定因素,不一定完全反映事物的本质。此外,由于条件所限和本文的探索性质,使上述四种养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仅限于一组数据的个案,没有扩展到大样本抽样分析的层面,因此在代表性方面,尚不能足以说明大部分同类模型的平均资源消耗程度和可持续发展取向。同时,资源消耗数据的缺失也造成研究中可能对于各组模型的资源损耗产生低估。 数据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会计核算时对于各个养殖模型没有采用独立性会计核算,工程核算时的数据疏漏情况等,造成在进行生态足迹分析时无法对资源消耗量进行完善的评估。这种现状给予今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启示是:对于不同种类的养殖模式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包括资产负债表、盈亏平衡表和现金流量表,有助于会计层次上数据的取得。对于各种资源的损耗,包括人工、建筑材料、养殖土地、各种资源、饵料的配比、所排出污物的成分等一切与养殖有关的数据进行统一收集,统一量纲,进行数据的动态跟踪记录,可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趋势拟和或其他更有指导意义的动态分析。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各种数据不能齐备是一种正常现象,本文意在进行一种有意义的探索,为在水产养殖业中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