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土地征地制度改革研究
【6h】

我国农村土地征地制度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大规模征地造成耕地的快速减少,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1.1.2 征地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并导致群体事件激增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特色与不足

1.5.1 本文的特色

1.5.2 本文的不足

2.相关理论范畴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基本理论范畴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公共利益研究综述

2.2.2 关于征地补偿研究综述

2.2.3 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相关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3.1 基于土地发展权理论视角的征地制度改革分析

3.1.1 土地发展权理论概述

3.1.2 土地发展权与征地制度改革

3.2 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征地制度改革分析

3.2.1 博弈论概述

3.2.2 博弈论与征地制度改革

3.3 基于利益集团理论视角下的征地制度改革分析

3.3.1 利益集团理论概述

3.3.2 利益集团与征地制度改革

3.4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的征地制度改革分析

3.4.1 路径依赖理论概述

3.4.2 路径依赖与征地制度改革

3.5 经济“新常态”与征地制度改革的关系分析

3.5.1 土地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3.5.2 经济“新常态”下征地制度改革的选择

3.6 本章小结

4.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变迁、特点及改革进展分析

4.1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变迁及特征

4.1.1 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征地制度的变迁及特征

4.1.2 1957—1985时期征地制度的变迁及特征

4.1.3 1986—1998时期征地制度变迁及特征

4.1.4 1998-至今征地制度的变迁及特征

4.2 我国征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4.2.1 土地征收的权力特点

4.2.2 土地征收的客体特点

4.2.3 土地征收的制度特点

4.3 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探索

4.3.1 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制定

4.3.2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正式实施

4.3.3 浙江省杭州市实施留地安置补偿方式探析

4.3.4 四川省成都市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工作探讨

4.4 来自美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经验借鉴

4.4.1 美国土地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评析和借鉴

4.4.2 美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评析和借鉴

4.4.3 美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的经验借鉴

4.4.4 美国土地征收补偿对象的经验借鉴

4.4.5 美国征收补偿方式的经验借鉴

4.5 本章小结

5.征地制度中的补偿机制改革:市场机制的渐进式引入

5.1 市场机制与征地补偿制度改革

5.1.1 征地制度中用市场机制进行补偿的合理性分析

5.1.2 市场机制进行补偿的可行性分析

5.2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评析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5.2.1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主要内容评析

5.2.2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3 渐进式改革视角下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机制构建

5.3.1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完全市场化的现实困境

5.3.2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渐进式改革方案的构建思路

5.3.3 土地征收补偿机制渐进式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5.4 土地征收及集体经营性建设入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讨论

5.4.1 农村土地收益总量计算的前提设定和评估方法的选择

5.4.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依据:土地发展权的分类及权利归属

5.5 本章小结

6.征地制度中的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

6.1 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6.1.1 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

6.1.2 公共产品的特征

6.1.3 公共产品的分类

6.2 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公共利益界定

6.2.1 公共利益的概念及特征

6.2.2 我国法律视角下的公共利益评析

6.2.3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下的公共利益界定

6.3 土地征收下的公共利益分类界定

6.3.1 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目标和原则

6.3.2 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的界定方法、范围及供地方式

6.4 本章小结

7.征地制度的运行机制改革:基于平等和法治的视角

7.1 平等权视角下的征地制度改革

7.1.1 平等权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7.1.2 横向比较:我国农村和城市土地的不平等表现

7.1.3 纵向比较:从平等角度看“公权”与“私权”

7.2 现行土地征收运行机制评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7.2.1 土地征收中正当法律程序的意义

7.2.2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程序评析

7.2.3 现行土地征收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7.3 基于平等和法治体系下的土地征收运行机制构建

7.3.1 建立公共利益的程序界定机制

7.3.2 探索土地征收程序机制改革

7.3.3 土地征收救济机制的重构

7.4 本章小结

8.创新和完善征地制度改革的保障体系

8.1 产权制度创新:创新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8.1.1 建立清晰的农村土地产权主体

8.1.2 赋予农村集体和农民完整的产权权能

8.1.3 创新和完善现有与土地征收相关的法律法规

8.2 市场制度创新: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体制机制

8.2.1 构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主体、客体和决策机制

8.2.2 构建一元化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的监管机制

8.2.3 构建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分配机制

8.2.4 构建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础性制度

8.3 管理制度创新:完善规划、审批、信息以及土地评估制度

8.3.1 创新和完善土地规划制度

8.3.2 创新和完善征地审批制度

8.3.3 创新和完善土地信息制度

8.3.4 创新和完善土地价格评估制度

8.4 创新和完善其他配套制度

8.4.1 改革户籍制度

8.4.2 完善社保制度

8.4.3 完善公共服务制度

8.4.4 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8.5 本章小结

9.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征地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征地行为的顺利实施,由国家制订强制实施的一系列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法律法规或行动准则,如规划制度及供地审批制度、补偿及安置制度等,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并协调好国家、用地单位和农村集体及农民的相关利益,保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内容涵盖了征地目的、征地程序、征地标准以及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等方面。由于我国的征地不仅仅是土地所有权主体从农村集体向国家转变,还隐含着城市空间范围的扩大和居民身份的变化,这使得征地制度的问题超出了土地管理的范畴,涉及到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系,从较为单纯的权利占有演变成了关联经济、社会、政治等多层面的复杂关系。
  一方面,传统征地制度某种程度上扩大并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结构,激化了城乡对立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源自计划经济体制的土地征收制度越来越无法适应深化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是,土地征收带来的高额土地出让垄断收益使得我国大多数城市形成了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路径。由于种种利益群体的存在,不仅使农民在征收中处于弱势地位,土地财产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也使得利益群体必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阻挠征地制度改革,形成了极大的制度创新和变迁成本。这种矛盾使得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农村土地领域依然沿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供地、征收、补偿等制度规定。如何削弱甚至消除这种因利益取向导致的对立,是征地制度改革研究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研究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全国范围的数据统计、土地相关的法律整理、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资料和笔者研究实践所进行的农村征地调查为实践基础,采用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为主的方法,对我国现行征地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解析,并致力于对征地制度进行重构的理论研究。其中对征地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共利益、征收补偿、运行机制等的原理进行阐述和分析,探讨了一套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征地制度改革方案。
  本研究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依据何种理论来解释我国征地制度这一经济现象?(2)如何创新性地改革我国征地制度?主要包含:①如何准确界定公共利益?②如何确定征地补偿的标准及方式?③如何确立科学的征地程序和救济程序,保障土地征收过程顺利推进和农民权益得到维护?(3)如何创新和完善现有的与征地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制度,保障我国征地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本研究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历史性的公共利益寻找到符合公共利益特点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了枚举;从对征地补偿标准的科学制定的深入认识到土地征收中农村土地价值评估问题以及收益分配问题,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提供了后续研究切入点,也将为对进一步构建农村土地基准地价体系及从土地产权价值和被征收土地价值增加的贡献比例角度确定国家、集体、个人的收益分配关系提供思路。
  本研究共9章,包括五个部分。即问题提出和文献综述(第1、2章)、征地制度的经济学理论探讨(第3、4章)、征地制度改革的针对性分析(第5、6、7章)、征地制度改革的保障性分析(第8章)、总结与展望(第9章)。
  论文的第一部分是问题提出和文献综述等。该部分提出研究问题及开展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形成全文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通过文献综述为实际分析提供理论借鉴、方法指导。
  论文的第二部分从经济学等理论层面探讨征地制度改革的内外动因。首先从土地发展权、利益集团和路径依赖等经济学理论上阐述开展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研究过程中起到的规范作用,并得出征地制度的改革途径:改变原有的利益集团博弈方式,打破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的发展路径,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村集体和农民相应的土地发展权,正确处理国家、开发商、农村集体和被征地农民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然后从我国征地制度的变迁入手,探讨在土地公有制下我国征地制度的制度特点,并对2004年以来我国做出的征地制度改革进行了探讨。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根据征地制度的核心内容进行改革的针对性分析。首先从土地征收的补偿制度入手,以借鉴国外科学的征地补偿制度为基础,我国应该通过以土地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重构为核心的渐进式改革来缓解甚至消除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的弊端,并以发展权理论和合作博弈的方法简单讨论了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的比例问题。其次从公共利益的界定入手,明确公共利益自身的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历史性特点导致其内涵的阐述并不是界定的重点,关键在于界定的有效方法。本文的研究证明了公共产品界定方法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具有普适性,进而得到了纯公共利益和准公共利益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枚举。最后再指出征地运行机制应当符合平等与法治的双重要求:前者要求在横向上城乡不动产征收运行机制应一致化,在纵向上公权对私权的侵犯应得到合理约束和程序平等;后者其实是进一步贯彻了纵向维度的平等观,以“正当法律程序”的相关规则对征地程序机制和征地救济机制提出了“立法公正”、“加强司法独立性”、“推动公众参与”的改革要求。
  论文的第四部分探讨了为了保障征地制度顺利改革所必须同步推进的其他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由于改革征地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要以公平和法治为原则,以产权制度创新为基础,市场制度创新为核心,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为支撑,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及教育培训制度等为补充,稳步推进实施,以保障各方利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该部分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第一是要继续深入对公共利益清晰界定后征收中的土地价值评估模型研究,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工作内容,将理论模型分析向建立在实际工作基础上的土地数据处理分析演变;第二是进一步推演和完善土地发展权内部区划的各自组成部分,探讨土地税收制度改革和集体内部的收益分配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