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以2014年我国上市银行年报数据为例
【6h】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以2014年我国上市银行年报数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2.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2.1 绩效与绩效评价

2.2 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

2.2.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概念

2.2.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2.2.3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方法

2.3 本章小结

3.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的2014年上市银行绩效

3.1 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的步骤

3.2 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3.2.1 盈利性指标

3.2.2 发展成长性指标

3.2.3 资产质量指标

3.2.4 流动性指标

3.2.5 内部管理指标

3.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4 数据的检验

3.4.1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

3.4.2 原始变量的共同度检验

3.5 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3.5.1 特征值,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3.5.2 因子旋转载荷矩阵及因子的经济意义

3.6 因子得分

3.6.1 因子得分函数的建立

3.6.2 因子得分及排名

3.7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3.7.1 实证结果的验证

3.7.2 实证结果分析

4.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4.2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建议

4.3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商业银行绩效评价。2014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艰难的一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都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之下,采用能够正确引导商业银行经营的评价方法对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绩效评价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指标不全面等诸多问题,这都导致了绩效评价体系欠缺客观性和不能准确反映商业银行的绩效情况。所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易操作性统一的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比分析多种绩效评价方式之后,本文选取了因子分析法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选取2014年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在相关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主要针对绩效评价的指标建立,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就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能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在研究中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突出了因子分析法客观性、科学性和易操作性兼备的特点。其后,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各银行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就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和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2014年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各个银行2014年的年度报告。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现在所处的宏观环境和面临的巨大的转型压力做了简要的分析,说明了进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不仅是商业银行自身的需要,更是我国的银行业为了与国际接轨所应该做到的进步。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能够明晰自身的优劣势,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自我监督,进行经营管理改革,进而推动整个银行业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整个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发展从单纯的财务指标的方法,过渡到以X效率为核心的评价方法,再到目前比较热门的是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为了说明因子分析法的优点和用在绩效评价上的适用性,本文在第二章对财务指标分析法、平衡计分卡、骆驼评级法等常用绩效评价技术做了简单的介绍。这些技术大多采用专家打分法等主观赋值的技术,所以在评价结果上,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还有一些技术在指标的选取上仅仅采用财务指标,而忽略了非财务指标对于银行绩效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有失偏颇。鉴于因子分析法是按照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并且可以选择非财务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商业银行进行评价。由于因子分析法能够将众多的绩效评价指标整合为少数几个综合影响指标(即公共因子),而且使它们彼此不相关,并且通过用线性组合的方式来表达综合指标与原始变量的关系,来提取原始变量中间所包含的信息。所以,使用因子分析法能够帮助我们处理评估过程中大量的统计数据,简化复杂琐碎的工作,使我们在研究时能够对相关信息和数据充分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绩效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
  接着就进入了本文的实证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随后基于全面性、重点性、层次性和可得性的指标选取标准,选取了一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构建了本文所用的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从盈利性、发展成长性、资产质量、流动性和内部管理五个方面对银行的经营情况做了刻画。本文所研究的16家商业银行均已在我国A股挂牌上市,其中包括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8家全国性上市商业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3家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考虑到数据的权威新和可得性,所有数据均选取各家上市银行2014年年报。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以后,得到了最终的模型,并利用模型计算出了各个银行的综合得分,从而得出2014年的绩效排名。为了确保研究的严谨性,本文还利用了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6家银行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方法的结果相似程度达到了93%,也从侧面说明了因子分析法的可靠性。
  本文的最后部分是对策思考。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绩效的政策建议以及对完善我国绩效评价的思考。在资产质量方面,论文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现阶段尤其应该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管理,建立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建立严格的不良贷款清收激励和追究机制。各家银行都应该重视创新的力量,国有商业银行要敢于打破既往的经营模式,敢于直面互联网的冲击,将创新的意识深入基层,大胆创新改进,走出一条有本行特色的创新之路。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利用其经营机制比较灵活自由的特点,进一步优化内部经营流程、优化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实现科学发展。各家银行应该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结合所处的市场环境,开发一系列针对不同需求的理财产品,另外还应该增加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的粘性,为其他业务的发挥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要深刻意识到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加强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能够促进银行收入结构化调整,实现业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促进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
  在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统一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这不仅有利于银行间的横向对比,有利于给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也有利于给广大人民群众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应该重视非财务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创建适合我国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将非财务指标加入评价体系并与财务指标相结合,运用正确的数理统计和信息技术,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现阶段经营效果和未来发展潜力。再次监管部门应该规范各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建立一套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指标披露体系,并且在披露时要注意统计口径的一致,便于用于各银行的横向比较,另外还应加大对表外业务等风险管理方面信息的披露,全面综合地展示银行绩效。最后本文还认为在建立了一个科学、易懂、可操作的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也应该注重绩效评价执行力的提高。每一个基层部门都应该能根据整个银行的绩效评价要求来建立本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督导自我绩效的完成,并且能通过沟通反馈机制,实现上下级部门的有效沟通,让绩效评价体系真正地发挥作用。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在评价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方面的时候,加入了非财务指标,这使得整个指标体系不仅包括财务指标也包括非财务指标,使整个指标体系尽量全面。其次是在因子分析之后,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验证了因子分析的结果,各种方法的交叉使用确保了因子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是在定性指标方面,本文的所选取的指标还远远不足,如何将定性指标量化并且选入模型中是本人今后应该继续研究的地方。另外本文只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年的经营绩效做了实证分析,对于宏观因素的讨论和银行自身的趋势分析还较为简单。所以如何在研究的影响因素中加入宏观经济变量,如何将银行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将因子分析方法与趋势分析法完美结合也是笔者在今后应该考虑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