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研究
【6h】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绪论

0.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的背景

0.1.2 研究的意义

0.2 相关概念的厘定

0.2.1 “密切联系群众”

0.2.2 “党员干部”

0.2.3 “动力机制”

0.3 文献综述

0.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0.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0.3.3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0.4 研究思路和方法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方法

0.5 创新与不足

0.5.1 创新之处

0.5.2 不足之处

1.密切联系群众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1.1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1.1.1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体现

1.1.2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伴随我党发展的各个阶段

1.2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1.2.1 执政策略需与人民群众深入融合

1.2.2 执政基础的巩固与扩大需要密切联系群众

1.2.3 执政能力的提升需要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

1.2.4 多角度执政理念的开展需要密切联系群众

2.当前部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存在的动力不足的问题

2.1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2.1.1 形式主义问题

2.1.2 官僚主义问题

2.1.3 享乐主义问题

2.1.4 奢靡之风问题

2.2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的后果

2.2.1 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不足导致党员干部长期脱离群众

2.2.2 动力不足最终会威胁到党的执政之基

3.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3.1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理分析

3.1.1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内生动力分析

3.1.2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外生动力分析

3.2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的具体原因分析

3.2.1 思想和情感上与群众有隔阂,不愿联系群众

3.2.2 人民民主的机制不健全,“不需”联系群众

4.推进和完善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建设

4.1 推进和完善相关内生动力机制的建设,激发内生动力

4.1.1 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机制

4.1.2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任用机制

4.2 推进和完善相关民主机制的建设,强化外生动力

4.2.1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制约机制

4.2.2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民主考核评价机制

4.2.3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奖惩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指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负责相一致,并坚持把这些原则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一切革命的政党,其生命力的根本源泉都在于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密切联系群众也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期性和常态化,要减少和杜绝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关键是解决好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的问题;要解决好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弄清楚影响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生成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必须重点围绕发展民主政治和创新工作机制来推进和完善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建设,促使党员干部既“不敢”也“不想”脱离群众。
  本文是从动力机制构建的视角研究如何调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的基本观点是,党可以通过创新群众观教育机制,同时让民主制度贯穿于党员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监督等方面,以确保党员干部有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价值需求、利益需求、和情感需求。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绪论,首先阐述了选择“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研究”这一研究主题的背景以及该研究的意义,对“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干部”以及“动力机制”三个基本概念进行了厘定;接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国内外关于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理清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并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理清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并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方法。最后,还评估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部分论述了密切联系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该部分在于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密切联系群众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一是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二是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不仅依靠这个优势赢得了政权,还从根本上保障了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
  第三部分是总结了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存在的动力不足的现象与问题;该部分着眼于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存在的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也为本研究的现实必要性提供了支撑。在这一部分,文章通过对主要问题的分析解剖,还论述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造成的严重后果。
  第四部分从内、外动力生成的两方面,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分析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的原因。文中首先从动力生成的源头分析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的原因:一是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需要动力的分析,总结出党员干部的利益需求、价值需求和情感需求;二是从外部环境的倒逼动力出发,重点论述了发展民主政治和制度建设对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影响。然后联系实际,对现实中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为后面相关动力机制的建设提供方向指引和基础。
  第五部分是针对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内、外动力生成机理的分析,具体论述了怎样推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这一部分,根据前面对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不足原因的分析,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分别对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机制建设。文章的基本观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激发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群众观教育,并且要保障相关教育的有效性,所以还必须要创新相关教育机制;另一方面,要发展民主政治,强化党员干部的外生动力,要打破体制的束缚,形成群众与上级领导部门有机结合的选拔和考核机制,确保党员干部有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利益需求、价值需求和情感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