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省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研究——基于四川省农村固定观察站20年调查户数据
【6h】

四川省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研究——基于四川省农村固定观察站20年调查户数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1.7创新与不足

2 四川省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2.1 数据与概念界定

2.2 四川省农民收入概述

2.3 四川省农民收入的变化趋势

2.4本章小结

3 四川省农民转移性收入结构分析

3.1农民生产性补贴

3.2农民公共服务性补贴

3.3农民生活性补贴

3.4农民亲友赠送收入

3.5其他政府性补助

3.6本章小结

4 四川省农民转移性收入内部差异分析

4.1农民各项补贴收入贡献率

4.2不同收入组农民转移性收入差异变化

4.3 小结

5 国内外农民转移性收入比较分析

5.1四川省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比较

5.2东、中、西部农民转移性收入比较

5.3国外农民转移性收入经验借鉴

5.4国内外农民转移性收入政策启示

6 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的建议

6.1 加大财政对农民补贴制度建设,保持资金稳定增长

6.2 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增加民生保障支出

6.3 持续增加农民社会保障和教育方面财政支出

6.4适当亲友赠送,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6.5合理利用“黄箱”规则,充分利用“绿箱”政策

6.6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增强以及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民转移性收入将会成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本文运用四川省委农村固定观察站20年监测的农户调查数据,首先分析了四川省农民整体收入情况,然后详细分析了四川省农民转移性收入的概况、结构和收入增长趋势,通过与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相比较,与东、中、西部省份农民转移性收入相比较,最后与国外农民转移性收入做了对比。发现四川省农民转移性收入存在诸多问题。
  研究发现:
  (1)四川省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然而农民转移性收入成为四大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一项收入,增速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2)四川省农民生产性补贴的总规模较大,但对普通小农户增收作用在减弱,贫、富农户转移性收入差距较大。
  (3)以农民医疗、养老、教育、保险和救济金为主农民公共服务补贴对农民增收最用在加强;农民生活性补贴属于支出性收入且缺乏连续性作用最小,适当亲友增送可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4)四川省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比接近5.41,差距过大,也落后东部农民转移性收入,农民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与发达国家更是相差30-40个百分点。
  因此主张继续保持农民生产性补贴的稳定,将生产性补补贴增量资金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提高农民新型医疗、基础养老金、保险和农民教育为主公共服务性补贴,公共服务性将成为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继续保持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将转移支付向低收入户和贫困户倾斜;持续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