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乡发展战略、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6h】

城乡发展战略、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 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研究方法

1.3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4文章结构

2.文献综述

2.1城镇化的研究

2.2.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

2.3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4文献评述

3.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演进及分析

3.1城镇化进程及其特征

3.2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及分析

3.3城乡发展战略、城镇化以及城乡收入差距间的作用分析

4.计量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4.1计量模型的设定

4.2变量与数据说明

5.实证检验与结果说明

5.1描述分析

5.2回归分析

6.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幅度提高,绝对贫困人数在急剧减少,但是城乡相对贫困程度却随着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不断加深。2002—2013年城乡收入比一直高居在3倍以上,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是不容乐观的。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8个百分点,201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1但在这样高速的城镇化背后却是问题重重,首先是城镇化水平很长一段时间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半城镇化特征明显。我国的城镇化是一种行政性城镇化和圈地式城镇化,那些进城务工在城市边缘生存线挣扎的2.8亿农民也被计算入城镇居民的统计中,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城乡关系有着深刻的制度背景,目前城乡分割的局面是国家实施非均衡的城乡发展战略,为优先发展城市工业、维护城市居民利益的结果。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从建国起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本处于停滞阶段,这段时期内的城乡发展战略是牺牲农村发展城市。尽管当时有80%的农村人口,并且工业基础很是薄弱,但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和迫于经济环境的外部压力,我国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种政府主导的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虽然对一国经济基础架构的形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它很大程度上是违背了中国资源禀赋特点的,这些重工业企业往往是资本密集的、分布在城市的国有企业。这些重工业企业离开了政府的扶持就无法生存,对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效应作用有限,更不能对城镇化起到很好地推进作用。反而是政府要倾注更多的资源在城市与重工业企业身上,将农业剩余补贴给城市工业,采取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政策直接牺牲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偏向于城市的城乡发展战略的产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埋下了“祸根”,因为至今仍然存在着围绕二元户籍制度形成的一系列城市偏向的、抑制农民的政策。这种持续的城乡分割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利益格局,使得农民在社会和经济地位上处于很大的劣势。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严重抑制了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的失衡,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府逐渐意识到这种偏向于城市的城乡发展战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为了遏制继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政府提倡城乡协调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者开始认识到城镇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认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有效途径,城镇化步伐开始逐渐加快。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探究:城乡发展战略与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对强调城市工业发展的、偏向城市的城乡发展战略,以及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倡导城镇化的城乡发展战略,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城乡发展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结合的分析法,首先从历史视角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进程进行回顾,并分析了这二者的现状特征及其背后隐藏的制度因素。而后对城乡发展战略偏向、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机制分析。在对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研究基础上,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将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世界城镇化水平作对比;将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额、相对收入差额对比,对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有更客观的认识。在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实证模型量化相关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对理论分析的丰富和补充,增加论证的说服力。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是: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施向城市倾斜的城乡发展战略,表现为对重工业、对城市工业产值的追求,并相应派生出一系列城市偏向政策,这些都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它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并使得今后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此形成路径依赖;90年代中期城乡经济发展战略不再一味向城市倾斜,而是逐渐释放对农村与农民发展的压抑,加快城镇化步伐,强调城镇化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指标选取方面,我们在城镇化的指标选取上采用城镇就业口径,一方面它能够更好的解释因产业扭曲所致的对城镇就业吸纳能力伤害;另一方面该指标的统计口径非常稳定,这对于本文跨度长时间的研究十分有利,而其他文献中多直接采用按常住人口衡量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高估城镇化平的倾向。在样本采集方面,本文采用了从1978年至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长时间的跨度完整展现了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不至于因为局部时间段的截取而导致误导性结论。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城镇化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证明了还是要坚持城镇化。之所以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还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前期的城乡发展战略阻碍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使得中国城镇化水平还不够高;前期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城乡发展战略所致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深远,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城市偏向制度安排直接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基于分析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要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使城市带动农村。并且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大力创造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机会,吸纳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二要严格限定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三是要在城乡发展战略方面,逐步放弃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使农村地区获得更多的财政投入。四是要解决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特别是要提升农民工的劳动与知识文化素养。逐步落实进城农民工在医疗、社会保险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福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