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穿越“神秘”的女性极地——徐小斌小说创作的精神分析学研究
【6h】

穿越“神秘”的女性极地——徐小斌小说创作的精神分析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分裂的女性“精神”:人格面具和本能欲求

(一)女性人格分裂的现实状态

(二)女性人格分裂的外部根源

(三)女性人格分裂的内部根源

二、飞翔的救赎之路:精神疗法与神秘文化

(一)宗教神话:灵魂自救的仪式

(二)“化外之境”:自然本真的回归

(三)自然爱欲:历史束缚的冲绝

三、潜意识场景的智性表达:梦境和隐喻

(一)梦境系列:现实世界的“置换变形”

(二)隐喻机制:生存寓言的循环复唱

四、历时维度的女性经验:心理机制与创作欲求

(一)内倾型思维与“炼狱之门”

(二)文化人格与价值向度

(三)历史承传与知性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徐小斌作品目录

附录二:徐小斌主要研究文献资料索引

后记(致谢)

展开▼

摘要

《穿越"神秘"的女性极地——徐小斌小说创作的精神分析学研究》一文试图以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主要理论武器,深入到文本内部,挖掘在当下价值多元的话语背景下女性生存的精神向度与价值理念,探究由此产生的女性分裂意识、赎救意识、抗争意识在文本中的演变逻辑与规律,揭示女性作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焦虑,并以此为基点,纵向贯穿20世纪女性意识的历史嬗变,横向渗透现代文明社会负面因素对当代人精神状况的深度影响.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出作家小说文本中呈现的女性人格分裂的三种现实状态.第二部分阐释在现实社会中遭受重创的女性是如何在另一个空间寻找救赎之路的,她们逃离在宗教神话、"化外之境"和自然爱欲等假定性情境中,以逃离作为一种皈依的仪式,在逃离中祈祷皈依的实现,然而女性始终无法真正冲破历史和现实的束缚而获得灵魂的救赎,这使她们在梦想坠落之后只得重新直面残酷的现实,再次陷入无处可逃的生存绝境.第三部分探讨作家在创作中是如何运用梦境、隐喻等智性的叙事手段,在潜意识领域、神秘文化和社会历史现实之间寻找适当的衔接点,通过对现实内容的置换、变形和幻化等诸形态来构建她的寓言式写作的.第四部分通过对作家本人的生命阅历和女性经验的深入内里的剖析,从主体的角度探讨产生女性分裂意识、赎救意识、抗争意识的根源,并将徐小斌分别置于20世纪女性文学传统和当代文学语境的经纬上,从纵向承传和横向对比的角度,阐明徐小斌小说创作中一贯坚持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向度,以及她在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