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再探图文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6h】

再探图文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1.1.1 图文结合教学内涵的界定

1.1.2 关于年级

1.1.3 关于教学内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2.3 案例研究法

1.3 研究现状

1.4 创新性

2 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2.1 教育学

2.2 心理学

2.3 当代美术教学内在发展规律

3 图文结合的形式

3.1 随记与绘画日记

3.2 插画与文字拼合

3.3 象形文字的图像意义

4 图文结合的美术教学研究意义

4.1 发现生活的自然美

4.2 图文互补

4.3 知识的延展

4.4 重新组合、联系,形成新的图像

4.5 凸显个性,形成独特绘画风格

4.6 教师的主导变引导,学生被动变主动

5 图文结合教学所遵循的原则

5.1 因材施教原则

5.2 实践探究性原则

5.3 开放性原则

5.4 真、趣、活、启发式原则

6 图文结合课例方案实施

6.1 教学对象研究

6.2 课程设计——个性日历

6.2.1 教师实施状况

6.2.2 学生作品分析

6.3 课程设计——节日的由来

6.3.1 教师实施状况

6.3.2 学生作品分析

6.4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

6.5 学生反馈概况及调查结果分析

6.5.1 概况

6.5.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7 结章:关于图文教学运用的思考

7.1 展望

7.2 图文结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在高呼建设和谐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以人为本成为这个时代炙热的一个词眼。许多教育者感慨,人不应该仅仅作为知识的载体,还应该是知识的发现者、转化者和创造者,人应该成为知识的主人。本文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价值取向,以“图文结合创作”的深层涵义及本质为依据,提出在确保落实愉快教学的前提下,美术教育怎样体现“适应教学”“愉快教学”“快乐学习”做出相关阐述,并指出图文结合的教学和创作方式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创意思维能力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阐释说明。
  图文结合是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创作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生活化为目的,强调教育要遵从儿童天性的规律,要使儿童身心健康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后,提出“图文结合”最终的目的是强调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阐述入文素养培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强调让学生从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本研究的最高目标。
  图文结合认同解放天性,是通往灵性的第一步。当今美术教育更是强调人性的自由解放和对人本性的尊重与呵护,呼吁一切以人为本,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来教育、引导学生,让孩子们通过美术找到更多的快乐与自由,在当今生活节奏急速的现代生活里,找到一条放松的途径,而不是将每个孩子都当成画家来培养。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应该把这个当成最终目的和真正的归宿所在,所有的这一切有利于推动着我们不断追求美术教育改革的新境界。因此,我们应该将儿童作为个体存在自身的特点、兴趣与需要,作为我们衡量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