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与政治关系的重建与调整——以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为中心的考察
【6h】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与政治关系的重建与调整——以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为中心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 选题原因

2 研究综述

3 研究范围界定

4 研究思路

5 论文的创新性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1 清末民初政治与教育关系的调整与重建

1.1 清末中国传统政治与教育关系的变化与转型

1.1.1 科举制度的废除

1.1.2 科举制度废除后政教关系的变化

1.2 民初中国政教关系的重构

1.2.1 教育宗旨的变化

1.2.2 教育行政组织的变化

1.2.3 学校制度的变化

1.3 孙中山政教观及国民党建政初期对政教关系的初步建构

1.3.1 孙中山的政教观

1.3.2 国民党建政初期政教关系的调整

2 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继续建构

2.1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

2.2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初步贯彻

2.3 政教关系初步调整的成效

2.3.1 义务教育开始崛起

2.3.2 社会教育同样重要

2.3.3 职业教育开始分科设立

2.3.4 高等教育开始改革

3.4 其他方面

3 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进一步建构

3.1 全国教育调整方案的确定

3.2 全国教育调整地贯彻落实

3.2.1 义务教育分期推进,民众补习和社会教育受到重视

3.2.2 中等教育各类分立

3.2.3 高等教育继续整顿,加强实科,院校西移

3.2.4 职业教育突出发展

3.3 小结

4 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对政教关系的再调整

4.1 抗战建国教育制度的确立

4.2 各级教育的调整与变化

4.2.1 小学教育实行国民教育制度

4.2.2 社会教育趋向职业补习、扫肓识字和学校兼办

4.2.3 其他教育的相应调整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先后召开了第一次(1928年5月15日)、第二次(1930年4月15日)和第三次(1939年3月)全国教育会议,修订、通过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和法令,使我国教育的发展更加趋于制度化、法制化以及规范化,为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受政治的影响,这段时期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使得这段时期的教育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政治性。为了满足时代和政治的需要,这段时间内我国政治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系列重建和调整。首先是清末民初科举制废除后的初步调整与重建,其次是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后的继续建构,再次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后对政教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建构,最后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后对政教关系进行了再调整。本文即以这三次先后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以及其召开后教育发展的主要变化和政教关系的不断调整为主线,在全面搜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些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比、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更深刻和全面地认识这个时期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洞察此阶段期间南京国民政府政教关系不断调整与重建的背景与成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