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洋时期职业外交研究——以陆征祥为中心的个案考察
【6h】

北洋时期职业外交研究——以陆征祥为中心的个案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历史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2.1 对职业外交家群体的研究

1.2.2 对职业外交家个体的研究

1.2.3 学术界对陆征祥的研究状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思路

1.3.2 基本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结构与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6 职业外交概念的界定

2 陆征祥的早期经历

2.1 陆征祥早期学习

2.2 陆征祥早期外交经历

2.2.1 许景澄的培养与引导

2.2.2 杨儒爱国外交思想的影响

2.3 陆征祥与海牙和平会议

2.3.1 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

2.3.2 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

2.4 陆征祥早期外交成绩

3 陆征祥对外交机构的现代化改革

3.1 初任外交总长

3.2 外交机构改革的背景

3.2.1 国际交往频繁

3.2.2 国家内政对专业外交人才的需求

3.3 对外交机构行政制度的初步改革

3.3.1 近代外交机构的出现及演变

3.3.2 树权威,除旧弊,立新法

3.3.3 驻外使馆与领事馆的改革

3.4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3.4.1 外交人才的培养

3.4.2 外交官服饰的改革

4 陆征祥的外交思想与外交实践

4.1 陆征祥的外交思想与外交原则

4.1.1 陆征祥理性的爱国思想与群而不党原则

4.1.2 善借外力的思想与团结对外的原则

4.2 陆征祥的外交实践

4.2.1 中俄外蒙问题谈判

4.2.2 陆征祥与中日“二十一条”谈判

4.3 中国参战与“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之交涉

4.3.1 为参战而奔波

4.3.2 陆征祥与“巴黎和会”

5 历史认知

5.1 陆征祥对外交机构改革的成绩及局限

5.2 陆征祥外交思想与实践的是与非

5.3 陆征祥在近代外交史上的影响与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北洋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期,在这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无论是社会思想、政治制度还是人们的观念都不断发生变化,在外交方面则是中国职业外交不断发展完善。陆征祥作为北京政府时期久负盛名的职业外交家,屡次出任外交总长,还曾一度任政府总理,对于推动近代中国职业外交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基于此故以陆征祥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其透视北洋时期中国的职业外交。
  在陆征祥的早期外交生涯中,许景澄的培养和指导以及杨儒爱国外交思想的影响奠定了其作为职业外交家的基础。早期的外交经历使他对现代外交日益熟稔,逐渐成长为职业外交家。陆征祥担任外交总长期间,他按照西方国家模式拟定新的外交组织法,对外交部进行改革,使之成为专业的机构,使外交部初步具备了现代政府职能部门的规模。他还制定专门的考试制度选拔和培养外交人才,使民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职业外交官,这批人才的出现使北京政府时期的外交取得了超乎时代背景的成果,为中国近代外交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陆征祥作为当时最为著名的职业外交家之一,曾代表北京政府参与了外蒙问题谈判、中日“二十一条”谈判、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谈判。他以娴熟的谈判技巧和完美的外交礼仪为谈判争取时间,借助国际外力的干预和国内民众舆论的支持为国家利益积极交涉,但他努力谈判的结果却成了国内政治家利益角逐的牺牲品。为挽救损失,他积极支持中国参战,在战后巴黎和会上,他与中国代表为国家利益奔走呼号,最后拒签对德合约,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山东问题的关注。
  陆征祥的职业外交生涯中,他因外交改革被称为“近代外交第一人”,却因为代表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而遭人诟病,背上了“卖国”的骂名,又因为对德和约拒签被称为“民族英雄”。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陆征祥的思想难免受旧式爱国思想的影响,最后陆征祥以其外交实践经验得出“强权无公义,弱国无外交”结论,但他的外交思想与理念可以为现代外交提供一定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