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敦煌文献中的目连变文研究
【6h】

敦煌文献中的目连变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 敦煌文献目连变文写本叙考

2 佛典中大目犍连原型考

2.1 佛经原典中大目犍连的身世

2.2 大目犍连的往世

2.3 大目犍连与佛的师生缘

2.4 大目犍连助佛教化众生

3 从佛典到变文,大目犍连形象的文学化研究

3.1 五种系统的目连变文情节异同比较

3.2 五种系统目连变文对佛典故事的文学演绎

3.3 佛教孝道观念与目连变文的流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首次对目连变文的写卷原貌作一全面系统的考述。本文认为“目连变文”至少有十四种版本,五大系统。通过对十四种目连变文原卷写本的考述,本文认为斯2614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系列,创作于公元710年之前;北8719卷(水字08号)《目连救母变文》创作于公元939年;斯4564卷《目连经》创作不早于十世纪上半叶;北8444卷(成字96号)《目连救母变文》创作于十世纪下半叶;伯2193卷《目连缘起》创作介于公元949至987年之间。关于其抄写时间,本文认为,从公元710年至公元987年都不曾断绝。关于其抄写者,有净土寺寺学生薛安俊、显德寺寺学生杨愿,有净土寺僧人宝护、三界寺僧人道真,有尚书张议潮的参谋张大庆,他们抄写目连变文的目的是学习、发愿祈福或法会宣讲。关于目连变文的创作者前人还未曾探讨过,本文认为“目连变文”的创作者有唐人张保达,宋代僧人道真也可能创作过。他们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宣扬佛教的孝道、因果轮回报应和劝诫世人布施行善。
  本文首次全面考证佛教原典中目连原型,对佛典中目连的身世、目连的往世、目连与佛陀的师生缘分及目连帮助佛陀教化众生四个环节进行考证。本文认为,目连出生于古印度王舍城摩瘦村的一个婆罗门家族,姓目连,字拘律陀。国人贵其姓,故从姓为名,所以又名目连。其父亲是婆罗门居士,在王舍城担任辅相一职。目连还有一亲弟弟。目连和佛陀在前世兽身、人身或者天神身的轮回中,作过母子、朋友、同门、救命恩人、对手、同志以及供养和被供养者。目连今世成为佛陀弟子后,帮助佛陀宣扬佛法,运用神通教化众生。佛典中目连的至孝和神通,成就其为变文主角。本文对佛教原典中目连原型的考证,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佛典中的目连形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变文中目连的形象。
  本文深入地探讨从佛典到变文中,目连的文学化研究。本文认为,五大系统目连变文同中存异,各具特色。斯2614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系列,对目连寻母的过程描写的相当曲折,最为详善生动。其母经历了从饿鬼变为黑狗再变文为女人,最后升忉利天享福的过程。北8444卷(成字96号)《目连救母变文》的开篇有讲经文科判概念。目连证得阿罗汉果,未借助任何外力,亲自到达冥间寻母,且对目连入冥的情节并无任何敷饰。伯2193卷《目连缘起》中,目连以天眼观得母亲在阿鼻地狱受苦,在佛祖帮助下开启地狱之门,与母亲相见。目连母亦经历了从饿鬼变为母狗,后升天享福的过程。此系统对阿鼻地狱的恐怖情境作了渲染,还把目连与中国孝子董永、郭巨、孟宗、王祥相提并论。斯4564卷《目连经》系统,目连出门是为求佛并非经商。其母铺设筵席,纵情恣意,但却欺瞒目连所剩菜饭都是用于供养。简单写目连用道眼亲自看到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北8719卷(水字08号)《目连救母变文》系统,目连为母设盂兰盆救度其出饿鬼道,目化为狗身,眠粪中、食腥臊,却常怀毒心。目连寻到为狗身的母亲,与母亲的对话也更为详细生动。
  本文认为,目连变文在《盂兰盆经》的基础上,通过移植佛典中的相关故事或情节,借助移花接木、渲染神通威力和地狱惊怖场景的手段,大大增强了其文学性,主角目连的文学形象也更为突出。佛家孝道观与儒家孝道观的契合、佛教的盂兰盆会活动、目连变文中神秘惊悚的地狱场面渲染和目连的神通变化是目连变文得以流行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探讨,可窥见从佛典到变文,目连的文学化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