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偏远山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习性探析
【6h】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偏远山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习性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前言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的目标

1.3.2 研究的内容

1.4 选题意义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教学”

1.5.2 “有效”

1.5.3 “有效教学”

1.5.4 有效习性

1.5.5 偏远山区初中

2.偏远山区初中课堂教学现状研究和分析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教师教学观念调查情况

2.3.2 教师课堂教学手段调查情况

2.3.3 偏远山区初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情况

2.3.4 偏远山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开展情况

2.3.5 偏远山区初中化学教师和师生关系调查情况

2.4 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偏远山区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教师应改变老旧落后教学观念,主动学习现代教学思想

3.2 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3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兴趣,避免高压手段控制学生

3.4 教师应遵循换位思考,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时间

4.偏远山区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证研究

4.1 设计问题,带动师生、生生相互帮助,加强课堂教学互动

4.2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形聚神散

4.3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率

5.提高偏远山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习性的方法研究

5.1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5.1.1 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激发师生双方教学兴趣

5.1.2 变教师中心论为学生中心论,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模式

5.1.3 变“一言堂”为实验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2 教师应在化学教学中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5.2.1 教学目标明确,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5.2.2 教学对象分层,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5.2.3 教学内容准确,保证教学高效率

5.3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3.1 巧设实验,引发学习兴趣

5.3.2 启发思维,强化学习兴趣

5.3.3 拓宽知识,发展学习兴趣

5.3.4 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5.3.5 充分准备,了解学习兴趣

5.3.6 联系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5.4 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时间,进行双边教学活动

5.4.1 角色互换---三个变

5.4.2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

5.4.3 设计良好的有效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学习

5.4.4 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偏远山区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效习性。从宏观角度出发,以研究学生、教师行为为重点,通过问卷调查和沟通洽谈、走访等方式对四川阿坝州地区六所偏远山区初中(土门中学、玉瓦中学、白羊中学、雁江中学、薛城中学、水磨中学)化学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探索并制定了以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习性为目的一些具体教学策略。研究中作者选取几所偏远山区初中作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沟通洽谈、走访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对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一是有关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有关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具体包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在化学教学中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其次通过实验、设疑等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只有师生融合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和谐、高效课堂,课堂有效习性才能得以提升,以期为偏远山区初中教学改革作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