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省剑门关风景区旅游生态占用动态研究
【6h】

四川省剑门关风景区旅游生态占用动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2 旅游生态占用研究综述

2.1 生态占用理论及模型

2.2 生态占用应用研究

2.3 旅游生态占用研究进展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 剑门关风景区近6年来旅游生态占用及动态

4.1 旅游生态占用估算模型

4.2 剑门关风景区各旅游要素生态占用动态估算

4.3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生态占用动态分析

5 剑门关风景区近6年旅游生态赤字或盈余动态估算与分析

5.1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生态承载力动态估算与分析

5.2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生态赤字或盈余动态估算与分析

6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6.1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生态占用、承载力及赤字或盈余预测

6.2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6.3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在校期间参加的主要项目

展开▼

摘要

旅游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选择四川省剑门关风景区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5年为研究时段,将生态占用理论与旅游研究相结合,通过文献查阅与资料收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旅游生态占用模型及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剑门关风景区近6年来(2010-2015)的旅游生态占用、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赤字或盈余进行动态估算与分析。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剑门关风景区未来五年的旅游人数、旅游生态占用、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赤字或盈余进行预测。针对剑门关风景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剑门关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下列结论:
  (1)剑门关风景区近6年来(2010-2015)旅游生态占用呈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较快。2015年的旅游生态占用(165072.57hm2)约为2010年(37416.62hm2)的4.41倍,平均每年增长25531.19hm2。同时,人均旅游生态占用总体略有下降,由2010年的31.43198×10-3hm2下降到2015年的30.06240×10-3hm2,下降幅度较小。
  (2)近6年来该风景区旅游要素间的生态占用不均衡,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和旅游餐饮所占比重较大。该风景区近6年各旅游要素生态占用平均比重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交通生态占用(67.80%)、旅游购物生态占用(26.01%)、旅游餐饮生态占用(4.84%)、旅游住宿生态占用(1.02%)、旅游观光生态占用(0.32%)和旅游娱乐生态占用(0.01%)。其中,仅旅游交通生态占用、旅游购物生态占用和旅游餐饮生态占用三部分约占了整个旅游生态占用的98.65%。而旅游住宿生态占用、旅游娱乐生态占用和旅游观光生态占用三部分仅占整个旅游生态占用的1.35%。
  (3)近6年来该风景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稳定少变。2010年到2012年该风景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略有上升,其后相对稳定,略有下降。该风景区近6年来旅游生态承载力大致维持在73500hm2左右。随着每年来访旅游人数的增多,该风景区的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由2010年的59.24×10-3hm2下降到2015年的13.39×10-3hm2,平均每年的下降率为24.07%。
  (4)目前该风景区已出现一定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旅游生态赤字有持续扩大的趋势。从2012年开始该风景区出现旅游生态赤字和人均旅游生态赤字。2015年存在旅游生态赤字91549.71hm2,是2012年的7.40倍,比2012年增加了79174.01hm2。2015年的人均旅游生态赤字为16.67×10-3hm2,是2012年的3.66倍,比2012年增加了12.12×10-3hm2。
  (5)旅游人数增长是造成剑门关风景区旅游生态占用上升的主要原因。通过预测剑门关风景区旅游人数、旅游生态占用、旅游生态承载力及旅游生态赤字或盈余变化趋势可知,未来五年剑门关风景区的旅游生态赤字将持续增大。预测到2020年该风景区的旅游生态占用(301910hm2)将是旅游生态承载力(106632hm2)的2.83倍,旅游生态赤字(195278hm2)是旅游生态承载力的1.83倍。
  (6)该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持续增大的旅游生态赤字,不利于该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要素间的生态占用不均衡,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和旅游餐饮所占比重过大;景区资源开发不均衡,游客主要集中在剑门关关楼景区,给关楼景区带来过大的压力;景区整体效应不佳,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今后该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考虑以下对策:适度限制游客规模,降低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完善公共交通,鼓励公共交通出游,减少旅游交通生态占用;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减少旅游购物生态占用;提倡节约、文明用餐,减少旅游餐饮生态占用;加强景区开发,发挥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宣传,提高游客旅游环保的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